他在苏联军事法庭上的最后一刻真的如同传闻中那样软弱可怜又无能吗?一、成为大将之前故事的主角德米特里·格里格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军高级士官,在俄国内战中成为了一名反对沙皇统治的战士,在苏联建立后因能读书写字而辗转于各地的军事院校接受深造。
巴甫洛夫是第一个被处死的二战苏军高级将领,而在此之前,他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远远高于与他同时代的朱可夫,号称“战神”。实事求是地说,巴甫洛夫绝非无能之辈,指挥水平还是有的,而之所以败得这么惨,原因是多方面的。
1941年,斯大林皱眉看着手中的判决书,缓缓熄灭手中的烟头,然后提笔在判决书上划掉了七个字。在斯大林的首肯下,苏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名于朱可夫的大将巴甫洛夫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这个曾经被斯大林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就这样遗憾的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1941年7月28日,在莫斯科的军事法庭上,表情严肃的判官面无表情的宣读出对前四方面军巴甫洛夫的判决结果。只见判官严肃道:“前四方面军司令长巴甫洛夫,在苏德战争中犯指挥不当和逃逸罪,经最高莫斯科军事法庭法庭判决,决定对其处以死刑。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本文系作者原创1941年6月22日,德军实施“巴巴罗萨行动”,跨过苏联边境,挑起了苏德战争。6月23日,苏军白俄罗斯特别军区,改称西方方面军,由巴甫洛夫大将指挥。德米特里·格里戈里·巴甫洛夫大将他的正面之敌,就是博克元帅率领的德军中央集群。
很多战史文章非常喜欢夸大战场死亡(不是伤亡),比如“六万桂军在淞沪无一生还”、“斯大林格勒巷战一天死一万”等等,其实都是过分夸大,根本不理解真实的战争。战争真正的残酷性,往往体现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数据,积累几天后,我们可能突然发现整师整团已经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