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某一天,一行人来到西藏嘉黎县的索南扎巴家,让这个普通的藏族人家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众所周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活佛,备受人们的尊敬,而这位年仅4岁的男孩,却说他就是班禅大师。
十一世班禅现身街头,与路人简单互动,一句“阿弥陀佛”却引发了网友热议,更有意思的是,现场不仅有路人举起手机拍摄,更有佛家弟子手持专业摄像设备记录着这一切,这一场景,或许正是藏传佛教在现代社会传播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在喜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透过文明发展的规律,把握中国命运的船舵,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华文化特点,系统阐述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刻阐明宗教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系,指明了宗教服务祖国、顺应时代的健康传承之路。
佛教论坛举行,十一世班禅现身,对着现场的围观群众说阿弥陀佛,现场更是有佛家弟子拿着专业的摄像设备进行拍摄!十一世班禅现身,和路人说阿弥陀佛这位站在中间的就是十一世班禅了,正在双手合十和路边的群众说阿弥陀佛,路边的人也跟着说了阿弥陀佛!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衍生出了不同的流派,比如法性宗、法华宗和法相宗等等。而这其中最显著的派系分别还是禅宗和藏传密宗,前者是慈悲和普度的显化,后者则一直是神秘、诡谲的象征。虽然很多人从各种渠道对藏传佛教有所了解,但基本上都是一鳞半爪,无法窥见全貌。
1989年1月27日,十世班禅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将近,正值中午,外面突然刮起了很大的黄风,班禅掀开窗帘,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1月28日,十世班禅突发心脏病,立刻倒地不起,不久后,这位活佛便停止了呼吸,后来当地的藏民说,当日黄风大作,正是班禅归天的信号。
早晨7点钟的日喀则天刚蒙蒙亮,当我们走进班禅新宫德青格桑颇章时,楼里已是灯火通明了。礼佛毕,整理衣着坐到自己的佛座上,熟练地结跏趺——这是藏传佛教僧人修习的基本功——开始轻声诵经:《供颂经》、《宗喀巴大师赞》,这是两小段赞颂宗喀巴大师的经文,然后是《曼扎》,意思是“把宇宙供奉给上师”。
俞果是个很有意思的记者,但我的印象更是个好作家,尤其是散文写得棒极了。12月8日,在历世班禅驻锡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十一世班禅正式坐床盛典不久,在拉萨假日酒店工作的邹坚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在上海某报工作的同学要联系我,因为邹坚的丈夫是西藏旅游局领导,平时我们多有接触,二来她上海这个同学是新闻同行,我欣然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