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新华保险惠民支公司举行“胃健康·共呵护”健康讲座。此次讲座邀请了山东省立医院三院病理科杨香山主任做主讲人,重点讲授了消化系统、胃部功能及常见疾病,并建议大家提早注重胃部保健,减少胃病发病趋势。
来源:【人民日报】现代人工作繁忙,容易导致饮食不规律,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慢性胃炎一般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类,症状表现各不相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雪平)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近年来,胃病的发病趋势日益呈现年轻化,中年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健康养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慧丽,听听她的讲解。
近日与老同事见面,对方见到我就说:“你胖了,脸色比以前好多了。”我半开玩笑说:“胃伺候好了,它就会给你见脸色了。”说起胃,我可是资深老胃病。当年农场生活艰苦,经常饥饱不均、劳逸不当,身体也不注意保暖,落下胃病的根子。后来顶替回沪工作,生活条件好点了,精神负担更重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的功能会逐渐减退,所以很多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比于年轻人要差很多。胃相当于承载食物的容器,胃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阻碍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到整体健康。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养胃呢?下面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医师就来给大家支招。
养胃重在日常调理,面对胃病,除了及时就医以缓解急性症状,日常的饮食调养也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的上班族,更应重视胃部的养护。那么,如何科学地养胃呢?一起跟随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余仁贵来了解下吧。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现代社会,亚健康的人不少,有胃病的人尤其多。金代名医李东垣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为,脾胃、胃肠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脾胃出了问题,健康难免受损!养胃“三字经”防治胃肠病、保养脾胃,不能只知道吃养胃食物,还要学会“怎么吃”。
每到春节,阖家团圆,亲友欢聚,佳肴满桌,觥筹交错,“年饱”现象似乎难以避免。但对于肠胃功能逐渐弱化的老年人来说,“年饱”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份“甜蜜的负担”,稍不注意就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老年人吃撑喝多了,该如何平衡饮食?
2023年4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护胃日。4月9日,《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94%的受访人群(曾)有过胃部不适症状,73%的受访人群(曾)确诊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