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罗晓飞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六项重点任务、21项措施,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到2027年,
在国家最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当中,规划了“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规划的高铁线路约4.5万公里,截至2024年11月,已经建成投产的比重约为80%,已经开工建设的规模约占15%,已经有5条高铁主通道全部建成通车,剩余的通道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到2025年,全国高铁总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高铁网覆盖97.2%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
文|凯风“超级高铁”,要来了。日前,广州发布2035综合交通规划,提出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新增广珠澳高铁、广深第二高铁,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2条通道。作为中国第一大省,广东正在拼命建机场、高铁和“城际地铁”,也在全面布局未来交通。
5月17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中透露,广州正超前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2条通道。
截止2024年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了惊人的4.8万公里,位于世界第一,第二名的德国仅有6226公里,不足中国的零头。但要说中国高铁这么多线路中,议论声质疑声最多的,那绝对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
我国当年明明可以选择建设磁悬浮,为何最后却选择了建设高铁?早在1997年,我国便逐步开启铁路大提速。十年间,全国铁路主要干线列车最高运营速度提高到160-200千米每小时。但直到2002年,中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只有50千米左右,营业里程仅为7.2万千米。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5月27日,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牵头承揽的中国铁建科研重大专项“时速 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在武汉结题,填补了现有常导高速磁浮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产业链、可工程化应用领域的不足,提升了中国铁建在高速磁浮交通领域的
3月13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支持磁悬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发展磁悬浮产业,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原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磁悬浮产品推广力度,强化金融、人才等保障支撑,提高磁悬浮产业发展质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23856#关注山东出台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为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山东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
时速600公里的“超级高铁”要来了!近日,广州印发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透露,广州正超前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2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