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本期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编者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学模式?将推动教育呈现何种图景?
本文大概4000字 读完共需12分钟导语:8月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承办,智慧教育国家新一代开放创新平台协办的“数智赋能教育·课堂融合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化转型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张鹏(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汪旸(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自2022年底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对于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三层价值:一是工具价值,促进教学变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生成式AI是一种根据用户意图生成内容的模型与技术,可以视为内容创作的工具,它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点生成新的文本、图片、音乐甚至视频。如今,大量具有创作智能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普遍应用已经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社会的变革影响也逐渐显现。
在北京市一所初中,融合了“生物+化学+工程”的跨学科选修课上,学生们将收集的多种类树叶分类后,在生物教师和科技教师的联合指导下,通过OpenInnoLab(浦育,图像分类训练工具)建立植物分类模型,并输入大量数据建立模型,通过图像化编程设计程序,最终设计完成了一款植物分类识别工具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下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历史已经迈入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纪元。目前风靡全球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能力,这无疑对人的智慧、情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一场国际会议上,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的话题得到了高规格的讨论和经验分享。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联合国机构或国际组织的高级代表、知名学术研究人员汇聚在云端直播间。他们说,“让数字革命成为最有力的工具,确保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育,变革教与学的方式”“要引导AI为教育服务”。
103个试点、覆盖1584所实验校、累计培训教师4.9万人。12月14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举办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交流活动上,一组数据让与会者看到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讯 (记者 张雅馨) 近日,第五届“砥石论坛”在重庆举行。本届论坛以“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旨在研讨数字化如何赋能教师成长并转化为育人成果,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应有怎样的伦理关怀,并展现区域教师教育治理的内在机制与实践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