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疾控发布消息称,进入4月份以来,广东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明显上升,提示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期。广东疾控提醒,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或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5岁以下孩子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手足口病是什么?
春夏交替,气温越来越高,手足口病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专家提示,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春夏交替 警惕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疾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尤其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水肿、循环障碍等。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部分孩子发病前无明显不适,约半数孩子在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多数都有皮肤表现。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位于手心、脚心及口腔内,另外膝盖、臀部也是好发部位。
入冬以来,各种呼吸道疾病都呈高发态势,其中包括甲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乙流等,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手足口病经常被认为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但实际上,该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虽然是肠道病毒,但是手足口病经呼吸道飞沫、粪口途径等方式传播。
市健促中心提示,骄阳似火,挡不住孩子们外出游玩的脚步。外出游玩时,要注意防范夏季流行病——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有什么主要症状?如何预防?怎么进行治疗?一起来了解↓认识篇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由于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所致。该病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小的幼儿,4岁以内多见。
(通讯员:曹仲辉)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粪便、唾液、疱疹液等途径传播,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会逐渐上升,4-7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