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跟随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这样楚国很危险呀!”
文化因素: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已至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前方到站: 亡羊补牢。战国时,楚顷襄王沉迷享乐,大臣庄辛因此十分忧虑,便前去劝谏说:“大王,现在您老是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混在一起,这都是些贪图享乐的人。大王不把注意力放在治理国家上,恐怕楚国就要亡国了。”
一株松树屹立在贫瘠的山坡上,风吹雨打摧不毁它挺拔的志向,雪压霜欺它更加蓬勃向上。陶渊明手握《左传》,乘彼垝垣,阅至“公与之乘”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便而终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