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延庆区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保护和传承好长城文化的重要性。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关于《赤峰市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听取意见的公告2024年8月29日,赤峰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赤峰市长城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拟于2024年12月进行再次审议。现将条例(草案)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9月13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文物局联合通报北京段长城保护情况。北京市文物局遗产管理处处长毕建宇介绍,自2000年至2023年底,北京共计开展长城保护工程120余项,使用财政资金超过6亿元。北京市在长城修缮中率先引入考古手段,打造重点保护项目。
明代长城被“拦腰斩断”!近日,一起故意毁坏长城墙体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8月24日,山西省右玉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当地某处长城被人挖开一个缺口。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和王某在长城附近施工时,为了节省路程,用挖掘机将古长城原有豁口开挖成一个大缺口,以便于挖掘机通行。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从银川市西行三四十公里后,霞光下的明长城如身披金色盔甲,从北面的贺兰山上逶迤而下,跳过公路与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继续伸向遥远的天际,沿途是城楼、墙体、城垛、墩台等遗迹,雄伟壮观,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修建长城是一项超级工程保护长城同样是一项当代超级工程20世纪80年代是长城保护的重要时期。1984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口号提出后,长城保护形成一股热潮,一些知名长城点段得到修缮,如山海关、嘉峪关及金山岭等。
12月2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获悉,近日,宁夏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保护条例》,并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该条例的出台将为宁夏加强长城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等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中国旅游报记者 魏彪“老铁们,只要198元,就能带你穿越‘野长城’”“夜宿‘野长城’,远离城市喧嚣”……近日,针对网上出现的组织攀爬未开放长城违法信息,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要求依法处置违法信息并加强监督管理。
来源:【华声在线】维扬书生近日,一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用钥匙在城墙上刻下名字,被其他游客举报。北京市延庆公安分局八达岭派出所一路追踪,在颐和园将其查获,予以治安拘留和罚款处罚。(8月6日澎湃新闻)随处涂鸦是许多游客的一种旅游恶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各地景区苦游客乱刻乱画久矣。
将未开放长城点段,当成“网红打卡地”去打卡的网友不在少数,越是人迹罕至、原生态的“寻野”路线越是受追捧,更有甚者,有的在线旅游经营者把这些未开放的长城点段包装成“小众探险必打卡路线”进行营销,组织游客一同打卡、穿越,从中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