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都城建立在南京。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打败了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即皇帝位,就有了迁都北京的想法。为了迁都北京,他力排众议,整整准备了18年,不惜斩杀反对迁都的大臣,最终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到了北京,那么他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明代北京城平面图故宫太和殿◎朱祖希(著名史地学者)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的率领下突破齐化门(今朝阳门)攻下了大都,即改名“北平”,意为“北方太平”之意。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封皇四子朱棣为燕王,并就藩北平。
纵观我国历朝历代的迁都史,基本都是由北向南延伸的,秦汉时期的都城是在今天的西安范围内,然后一直延续到唐朝武则天时期,将都城从长安迁往洛阳。这一迁都也改变了后世的城市格局,宋朝都城建在了开封,南宋时期更是直接定都杭州,这些地点都离北方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