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吐槽,在门急诊开的输液药品,为什么不给带回家?导致每次输液都要重新排队、挂号、取药,很是麻烦!为啥呢?第一、有些输液药品是要特殊保存的,患者拿回家保存不好变质了,输了几天发现没效果,到底是治疗方案错误,还是药品质量问题?病情就不好判断,甚至医闹就来了!
■背景事件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有时大医院处方不外流,普通门诊开具的处方药店不认,无形中抬高了慢性病患者到药店购买处方药的条件。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慢性病患者常年服用的处方药,创新实行“留方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在部分连锁药店进行试点。
找中医看病你会发现中医把脉问诊之后,会直接抓一副中药,而不是开一个方子让你自己去抓药。首先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害怕有的人拿着同一个方子给不同人用药,看起来差不多的症状身体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谓药治百病不治百人。
到药房取药,往往是医院诊疗的最后环节。有些患者积攒的不满情绪,也容易在此爆发。从看病前的排队停车,挂号交费;到看病时的分诊叫号,检查化验。有些是流程优化问题,而有些就纯是因为看病人多造成的了。如果取药再耽误时间,家属通常会更显急躁。
12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郭建明在“三甲传真”微信公号分享了自己感染奥密克戎的切身感受。医生感染居家后有5个体会郭建明医生分享了自己感染奥密克戎5天内的身体状态。第一天,感觉身体疲惫,需要休息。第二天,出现发烧,体温38.7℃。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政策,患者在家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开到慢性病长期处方,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最长不超过12周。
中新网武汉12月9日电 (常宇)“新冠防疫居家自我管理指引”日前发布,其中有退烧药、止痛药以及复方感冒药、止咳药等药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师团队9日提醒,警惕重复用药、超剂量或超次数使用药物。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我委2018年以来印发的《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均要求积极探索慢性病长期处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