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说饮毒酒用来解渴,比喻人们采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后果的作法。这个成语的鸩是什么呢?怎么又与毒有联系呢?原来这个鸩是一种身上带有剧毒的鸟,鸩读作Zhèn,鸩鸟。
无论是在古代文献还是在现代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大臣被皇帝赐毒酒的,后宫争斗剧中贵妃们酒后中毒身亡的剧情,这种杀人的方法还有个专门的词叫“鸩杀”。《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先是高后鸩杀如意,支断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为人彘。
【典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霍谞传》: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释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的酒能毒死人。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成 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