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开启的,秦始皇是第一个称皇帝的帝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劳非常大,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认为自己是”功盖五帝、德兼三皇,因此秦始皇发明了皇帝这个称号,在秦始皇之前是没有”皇帝“这个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有称”公“的,有称”侯“的,有称”王“的,还有称”帝“,再往前数到周朝,周朝最高统治者也是称”王“或者”天子“的。秦始皇之前,虽然没有称”皇帝“的,但是有”皇“和”帝“的称号,分开用,各不相干,皇是皇,帝是帝,在上古时期,也就是夏朝之前,中国历史上有称”皇“和”帝“的首领,这就是三皇和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
三皇五帝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祝融、神农伏羲、神农、共工伏羲、神农 、黄帝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是三位天神。
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是战国时代的追名,氏族酋长、部落联盟首领实称“氏”;至大禹平治水土、征服四方、各部族归附后始称王;商灭夏后,商族尚鬼,遂有天上的上帝和人间的王帝之称谓;武王克商,周王鼓吹天命观和君权神授,周王又称周天子;秦并天下后,秦始皇自诩功盖三皇五帝,号称皇帝,至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