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才是天才,能考上985,211的孩子才是大家应该吹捧学习的榜样,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哪些可能永远是别人的孩子,而且大家把目标定位的太高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高考只能考上一所一本院校,那他是否优秀呢?
最近在抖音采访清华北大学霸的视频下面,看到几个评论。“考上985、211的是牛人,考个一本真的一般”、“一本随便努努力就考上了”、“现在一本都能拿得出手了嘛?”。基本上这几个评论的意思就是,现在考上一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事,而对于那些考上一本的学生,也都是很普通的学生。
一本线与上一本之间的明显差距,是随着就业观念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我们那个年代的高考,能上更高层次的学校往往并不在乎专业,这是由于大学文凭本身所具有的含金量所决定,但在大学生越来越普及,甚至研究生人数也激增的情况下,专业就业不对口的影响越发明显。
高中的生源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分层录取,进入高中的学生,重点高中一半,普通高中一半,即使高考录取率较高的省份,一本率录取达到20-30%,也就相当于重点高中的一半生源,这就使得普通高中的孩子,能够考上一本,需要超越排在身前重点高中学生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