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而且我们国家的人都非常喜欢种菜。一些本地人借助捕猎,爱吃果实只需在林地中采收便可,口渴了乃至就立即在降水泥潭仰身饮水都不钻井,更为别说开垦种田,这在非洲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事儿。
这是一个非洲农村的普通姑娘,名字叫做缇亚,来自于乌干达,作为非洲南部国家,乌干达的土地自然是十分肥沃的,缇亚如今正在介绍她家的后花园,说是后花园,其实她家也没有怎么打理过,从周遭的风景,你就可以看出 这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乡间小路,但就是这种小路上,也都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可食用的野果野花,就比如说这种路边的小浆果,缇亚说 这是他们在小孩时候,吃得最多的野果,虽然不知道 它叫什么名字,但她觉得非常好吃,并且也特别好判断,如果成熟了它就会变黑,一些还保留着绿色的则代表还没成熟,是她最怀念的童年味道,不过 现在吃的人变得少了,以前的话,例如这种路边的小浆果都会被她和同伴吃得精光,而作为一个小女生,她也非常喜欢这种植物的花,小时候就经常别在头发上,现在主要是因为换了发型了,所以带上去有点奇怪。
说起非洲,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动物大迁徙,万马般奔腾的壮观,也可能是那粗大的面包树矗立在原野上,伸出枯枝似是无声的祈求与呐喊,更可能是黑人赤身裸体奔跑在原始森林中,抓到猎物喜笑开颜。然而……这些只是他们生活的一小部分,并不是非洲的全部。
遍布沙漠、南极、非洲、太空,“绿”了全宇宙。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种菜DNA更是在疫情期间被全面激发,不奢求面积大,能装土壤就行,泡沫箱、各种花盆、装快递的纸箱子铁桶、塑料袋、外卖盒反正一切能用的都用上,甚至连地缝都不放过,只要给我一个容器,我就能还你一片绿。
新华社圣多美10月16日电特稿|非洲“巴掌田”里种出中国菜——中国专家帮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农民增收脱贫新华社记者刘万利 吕诚成 孙毅10月雨季来临前,32岁的雅迈卡·马丁斯第一次在自家田地收获了中国白菜。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4日讯 9月底,在非洲肯尼亚连续工作19个月后,中铁十局非洲公司肯尼亚东部区域项目经理王玉亮终于回到了陕西西安的家里。短暂调整不过1周后,心系肯尼亚项目的他又继续回到位于山东济南的公司总部工作,为进一步开拓中铁十局在非洲的业务奔波。
农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农业合作被列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等重要内容。当前,受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农业基础薄弱和生产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非洲国家仍然有约8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尼日利亚、埃及特派记者 姜宣 黄培昭 环球时报记者 周輖】编者的话:9月4日到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和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而农业合作成为中非合作的亮点之一。
3月15日,在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潍坊国家农综区”)核心区内,山东润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视频指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一处基地,对花生自留种进行科学选种。再过1个月,这些种子将播在那里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