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北京报道近期,在2021年市场高点建仓的三年持有基金陆续到期,但由于最近三年权益市场的动荡,这些基金在到期时部分产品净值下跌幅度较大而被投资者赎回。也有少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凭借自己独特的判断和优秀的投资能力为投资者赚到了钱。
每经记者:赵云 每经编辑:肖芮冬8月24日,大盘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盘面上,核废水污染概念股午后全线走强,其中水产养殖股大涨;核废水治理及环保股午后走强;盐业股表现活跃。传媒影视股震荡走强;券商股盘中冲高;光伏等新能源赛道股盘中反弹。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近日,以贵州茅台(600519)为首的机构抱团股集体杀跌,“基金”更是连续三日“跌”上微博热搜。2月24日收盘后15时28分的微博热搜榜许多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由于重仓白酒股,也没能逆市走强。
导语2023年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但数据显示75%的基民仍在亏损。为什么同样的基金,有人年赚20%,有人血本无归?今天,我将颠覆你对基金投资的传统认知,提出一套全新的“风险熵值+钝感力投资”模型,帮你避开95%的人都会踩的坑,用科学方法实现财富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