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灯未过,年味依旧浓。2月10日(正月十三)正是兴宁市坭陂镇汤一村福公屋的赏灯日。当夜晚第一声鞭炮在祖屋禾坪响起,这座福公屋热闹起来。厅堂内外宗亲族人、亲朋好友、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宗族酒文化习俗——“猜码”活动,正演绎着坭陂赏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2月4日,年初七,梅州兴宁新圩镇新北村蓝塘彭屋举行传统的“上灯”习俗,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大年初七,在梅州兴宁新圩镇新北村传统的围龙屋蓝塘彭屋前,鞭炮声连连,人声鼎沸,这是村里“上灯”的日子。“上灯”是兴宁客家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当地有句俗语:“上灯大过年”。
来源:【赣南日报】赣南客家人有在春节期间庆贺头年添丁的习俗,其中,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集中燃放“添丁炮”的场面最震撼人心。“添丁炮”阵列。新添红丁。客家人求丁重于求财,认为丁就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有丁才有财,添丁是“人财两盛”的基础。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2月11日,宁都县石上镇曾坊村举行客家民俗添丁炮活动。现场人声鼎沸,爆竹声震耳欲聋,烟雾缭绕中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村民们抬着长篙爆竹,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集中燃放添丁炮,庆祝过去一年村里的新生儿降临,表达对添丁添财的美好祝愿和新生活的热切期盼。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_三农快递】开灯亦称“点灯”“添丁”,是以花灯为象征物。春节期间,在宗族祠堂里举行的一种集体性庆贺家族“添丁”的诞生礼俗,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吉祥,人丁兴旺的期愿,是整个宗族乃至全村的一项极其隆重的礼仪活动,在大岭山已盛行着数百年。
明亮的灯光下,牛秀梅拿着一小块面团,先轻搓出身体的轮廓,接着捏出两只耳朵,再用食指在耳朵上轻顶一下,使之微翘,更添调皮神态,最后再用小梳子、小剪子做出胡须和尾巴,两分钟的工夫,一只调皮可爱的小狗做出来了。
中新网柳州2月10日电 题:广西客家百年围屋上灯 民众祈求添丁添福作者 林馨“老人添福又添寿,后生添财又添丁!”新花灯升起,一时锣鼓喧天,舞狮队热闹登场……连日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四连村土垢屯、木岸屯等百年围屋里,村民们正举行传承百年的“上灯节”。
转眼间新年已经过去十天了,假期结束后大家的生活基本上恢复平常的节奏,年味也越来越淡了,但是民间流传“不过十五都是年”,明天就是正月十一,在民间也有很多习俗和忌讳,现在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老传统不能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