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深入民心,近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坝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依托集市开展“倡导文明生活 弘扬时代新风”——2024年兰考县东坝头镇移风易俗进乡村活动。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朱晨曦 张振方“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前屋后打扫一遍,我们村今年要争创‘五星’支部,不能给村里拖了后腿。再说,这里外都干净了,心里也亮堂了!”兰考县惠安街道李寨村村民袁新民边为门前的小菜园浇水边说。
12月17日,河南兰考,由当地泡桐制作而成的古筝、琵琶等乐器在接受调音师傅的质检后将远销全国各地和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0多个国家。泡桐生长快、材质通透且声音清脆,是制作乐器发音板的良材。多年来,兰考因地制宜种植泡桐,发展民族乐器产业。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葡萄架乡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立足手工艺品加工产业优势,因“产”制宜,全面推进“共富工坊”建设,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2024年3月3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西北角上河恬园内,看着县城里最大的人工湖泊风光秀丽,岛、林、湖、飞鸟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在外创业多年回家的李肖柯感慨道,“以前在外不敢说是兰考的,现在可以响亮地说‘咱是兰考人’。”
中新网开封1月17日电 (李海珠)临近春节,河南兰考的多家乐器生产公司忙着赶制订单。选材、削面、挖槽、刮灰、上漆……一块兰考泡桐木经过200多道工序,变成一把音色上佳的琵琶,即将发往新加坡。图为制琴师傅对成品琵琶进行质检。李海珠 摄兰考历史上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困扰。
5月13日,兰考天中乐器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古筝。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利用泡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全县拥有民族乐器企业200多家,生产古筝、琵琶、古琴等多个品种,形成了“泡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中国青年网开封3月22日电瞄准新能源产业,发展兰考强县富民重要支柱产业;壮大现代家居产业体系,叫响“河南人买家居到兰考”;以人民为中心,走出黄河滩区群众迁安、发展致富的新路子……3月20日,“践行‘三起来’奋进新征程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采访调研团走进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连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兰考县分公司持之以恒地加大为民服务力度,把该县南彰支局一成功模式在各乡镇基层网点全面推广,让更多群众切实感受到邮政服务的便捷与温暖,让“人民邮政为人民”的理念在兰考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邮政力量。
播种玉米。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打包秸秆。人民网 程明辉摄抛洒化肥。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平整土地。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晾晒小麦。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颗粒归仓。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丰收在望。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小麦装车。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收割小麦。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收割小麦。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记者胡晓辉 齐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河南兰考不断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升级,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这里是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村里的第4个微电网台区改造刚刚完成。
来源:人民邮电报 秋收在即,河南省兰考县仪封镇红薯种植大户张聚群骑着农用车来到地头,给1500亩红薯田浇灌。与以往不同,他只点了手机上“中国移动农田易管家”小程序中的“开始”按钮,田里的喷灌系统就开始工作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牟彪3月24日,兰考县政协组织开展“百名政协委员看兰考”调研视察活动,零距离见证兰考蓬勃发展新变化。兰考县政协副主席李改民、部分专委会主任、机关工作人员和1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