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地开始形成的状态,世界的样子。但这其中又包含了一种动态变化。如果用图画来说明的话,有点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但这个太极图是个不断变化的太极图。何为天?古人说“天圆地方”。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人的脑袋上画了一个“圆圈”,表示“天”。
天地玄黄仅仅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天的颜色是黑色的,而地面的颜色则是黄色的,但是在古代,天地两个字其实有着多层的含义,其实如果想要真正的理解这两个字要比背诵这篇文章还要难,因为这是开篇的第一句直接包含着万千大道,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深刻地理解这一句,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可以。
【千字说文 之】作者:王诚(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千字文》以“天地玄黄”为起句,犹如一幅壮丽画卷的序幕,展现出辽阔深远、色彩浓郁的空间。“天地”是先民眼中空间的边界,“玄黄”是代表天地的两种色彩。在汉代人的观念中,“玄”被界定为一种泛暗红色调的暖黑色。
这些术语,有的固然是有意义,有的则是故排迷阵,有意捣鬼创造出来的隐语。飞就是升华,是把药物放入釜上的一种干馏方法,又有一种把药物放入乳钵中,加入清水同研,研后倾出上层清液,另器贮作,候其澄清后,取其沉淀物的,则叫做水飞,如飞朱砂、飞滑石、飞雄黄等。
曾仕强学堂编辑部《易经》64卦中,有12个卦对应着十二个月,即十二消息卦。其原理都是以卦象六爻框架的阴阳两爻,代表天地之阴阳二气,用阴阳二气的升降次序来模拟大自然的24节气,每两个节气对应着一个卦象。这12个卦分别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
早在春秋时期《尚书》便下了定义“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赤、黄、青、黑、白为基础色,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对应起来,其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地谓之“玄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其形有体态之美,其音有韵律之美,其义有哲理之美。本期将选择《诗经》中的《国风·卷耳》,来给大家介绍其中的生僻字和比较容易读错的字词。这样不仅能够了解认识更多的汉字,也能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