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8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近日,株洲恺德医院在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杜亚辉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特殊颈动脉狭窄在“保护伞”护航下的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植入术。手术现场。今年76岁的唐先生(化名)家住炎陵县,一个多月前出现反复头晕,突然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吐词不清。
手脚乏力,不一定是累了,可能是中风!彭奶奶(化名)因左侧手脚乏力,到医院进行脑血管检查,发现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药物治疗无法缓解。为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神经内科团队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帮助她消除了狭窄,恢复了自理能力。
半岛网1月15日讯(记者 刘姮 通讯员 范晓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低头工作人群的增多,罹患颈椎疾病的患者人数也与日俱增。颈椎病长期进展,可能出现颈椎不稳、颈椎椎管狭窄等严重后果,造成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运动感觉功能的下降甚至丧失。
在临床中,有些患者做颈部影像学MRI检查后,往往报告里会提示有“颈椎椎管狭窄”,这是怎么一回事?假如狭窄伴随有脊髓或神经根压迫问题,会出现颈椎孔狭窄症,这时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四肢的麻木、无力、疼痛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大小便障碍、瘫痪,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团队又成功为一例高龄、基础疾病较多的高危患者,成功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不仅为类似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也为区域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新网杭州2月14日电(张煜欢 陈岩明 祁骥)开年后,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推拿科、针灸科等门诊接诊了不少“脖子僵硬”的病人,有些是节日期间长时间看手机后病情加重的,有些是开工后“老毛病”犯了的。“脖子僵硬不是小事,小征兆不注意易发展成大毛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占全部颈椎病的 10%~15%,它好发于 5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今年52岁的曾先生就是一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反复困扰20多年不说,近年还开始持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