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胆汁,储存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另外,它还担负着排毒、解毒的重要使命,人体内日常代谢所产生的毒物和废物,以及服用的药物,都是通过肝脏来解毒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肝脏与肾脏的功能损害。因为,药物进入人体后,最终的代谢产物,需要由肝脏和肾脏进行处理。目前已经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100多种化学合成药物,具有潜在肝脏毒性。
隋朝“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的自序中有一句话“凡欲治病,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药耳,是药三分毒”,当然,这里面所说的“毒”并非现在医学所指的“毒性”,而是指药物的偏性,但也说明了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会导致与用药目的不相关的不良作用。
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中“自我药疗”的时候,往往出现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反复的情况,为达到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效果,常常药物联用,或者加大剂量,而导致严重肝损伤甚至肝衰竭死亡的悲剧。那么,服药后症状未能缓解,是否可以服用多种药物?是否可以通过剂量加倍的方法更快的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