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虞娟)为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0月18日,洪江市大崇乡知青小镇的人民公社文化礼堂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场由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该乡文艺团队举办的“九九重阳颂党恩”的文化大戏正在精彩上演。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吴立高“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山河无恙,人间皆安……”10月1日晚,一阵阵激昂有力的戏腔从宁海县强蛟镇下蒲村百年古戏台传出,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欣赏“戏曲村晚”,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欢度国庆佳节。“戏曲村晚”现场。
央广网邵阳3月10日消息(记者黄珂岚 通讯员米桂美 谢梦菲)惊蛰过后,田垄里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花古街道正龙村的村文化广场上,鼓乐声伴随着欢笑声,时不时还传出一阵阵掌声,一场踩着正月尾巴的“闹春”演出正在欢快进行着,台下的观众坐满了小广场。
南城县株良镇磁圭村,是一座地处深山的千年古村,在这小山村里,至今保存着一座完好的老戏台。桃腮粉面的生旦大角、披红挂绿的净末行家,或轻啼一曲,或大喝一声,便扭着台步走出来……老戏台将磁圭村穿越千百年,回到如街市一样繁华热闹的古代磁圭。
记者 王贝艺 通讯员 栾中铭“头戴着一顶俊巾帽,身穿着一件可体蓝衫,腰系着丝绦手拿着扇,云袜镶鞋二足穿……”10月11日下午,在济南槐荫区美里湖街道新沙村,美里湖艺友吕剧社团的演员们正在表演传统吕剧《井台会》,亲切优美的唱腔,引来观众阵阵叫好。
近日,为活跃乡村文化生活,郓城县部分村庄开始搭起了戏台,办起了“文化大集”,现场热闹非凡。5月18日上午,在张鲁集镇大潭村的一处戏台前,锣鼓声、戏曲声、鼓掌叫好声此起彼伏。“这两年村里都没这么热闹了,在这个不冷不热的时候看戏赶集,我们很开心。
节目单刚贴上墙,村里有戏的消息便在四里八乡传开了。1月28日至2月3日,白族吹吹腔新春专场演出在大理州云龙县大达古戏台、箐干坪古戏台同步开唱。正月初三,云龙县长新乡的大达古戏台上彩衣纷飞,财神、魁星、赐福天官粉墨登场。“锵!
名家荟萃唱响秦风秦韵,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11月16日,长安区大兆街办先锋新村文化广场中热闹非凡,虽然当日落雨降温,但难以抵挡乡党爱戏的热情,大家汇聚在此,一起见证村里“先锋大舞台”的启用,感受秦腔名角带来的视听盛宴。
胡玖梅立冬刚过,大雪初晴,北京延庆县东部山区的山峦间依然覆盖着白雪。山下周四沟村的一座百年老戏楼上却传出了铿锵的锣鼓声和嘹亮的梆子腔。自荒废多年后,周四沟村的这座老戏楼重新“开唱”——古色古香的廊柱,抑扬顿挫的唱腔,生旦净末接连登场,再度演绎出昔日的梨园风情。
儿时,正月里唱大戏,是乡间一大盛事。正月才开个头,年还没有拜完,大戏就要上场了。那时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唱戏的消息一传出来,就像风一样吹遍了乡间的角角落落。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见了面就会相互转告,约着一起去看戏。那份快乐欲飞的心情,真的是什么也不能比的。
中新社合肥2月13日电 题:安徽伏岭镇:老戏台上的童子班作者 储玮玮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伏岭村,有一座老戏台沿用至今,见证着伏岭徽剧文化近百年的兴衰。农历甲辰龙年正月初四(2月13日),伏岭镇新年第一台徽剧《万花献瑞》在这里拉开帷幕。
夹河镇新粮地社区,十几栋六层楼房,在一片低矮的农村土房之间显得格外醒目。社区广场中央,一块大红毯子,两排简单座椅,便是苏山云仙曲艺社的戏台子。而一把彩扇,一方手帕,一身曲艺社自制的戏服,便是戏台上演员的行头。
新华社贵阳2月18日电(记者周宣妮)在近期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配乐里的侗族大歌,宛如天籁之音,与电影画面交织成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这背后,是电影制作团队和贵州舞乐蝉歌乐团以音乐为笔,以国漫为墨,用热爱绘就出中国神话故事的绚丽多姿。
来源:【新乡日报】□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翟京元天刚蒙蒙亮,冬天的乡村略显寂寥。卫辉市柳庄乡许屯村,58岁的王应喜起个大早,骑着电动车赶往卫辉南站,随后坐上开往滑县的长途汽车。再有不到一个小时,他已经在某个乡村的简陋戏台上画妆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