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们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两段经典,我理解的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苦喜欢留给吃苦的人,财富会流向不缺财富的人,天道酬勤,勤劳致富,这些话只是让人好好活着有个盼头!
随着这几年工作越来越难找,毕业意味着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到了公考的行列当中。考公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相对于像高考一样的很好机会,也是相对很公平的机会,但是竞争很激烈,想要真正上岸,可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不为过。并且,过了笔试、面试,还有政审的环节。
前段时间碰到了这么个事,跟人闲聊的时候说起了学历,本人不才,也只有初中毕业,然后被人吐槽了一句,自己十年寒窗,收入却比不上我们这种吃吃喝喝的人。当时确实有点上头了,我就回怼了一句,我们家三代经商,凭什么输给你一个读了十几年破书的人。
是那些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豪车美女的有钱人,还是忍饥挨饿的穷人、身无长物的奴隶?这些问题好像没有个定论,而且,阿离觉得,关心这些问题的,都是处在阶级下层的人们,那些上层人士,高端贵族们,是不会关心谁在自己脚底下的。
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可读书读成什么样子才叫改变命运呢?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还是读硕士博士,又或者找到了一个好工作?这个问题很难去回答,但改变命运一定象征着阶级的跨越,可上层阶级的位置只有那么多,你上来了,那就意味着有人要下去。谁下去?
前几天,一个成都失业本科女大学生摆地摊一天卖5块钱崩溃痛哭的新闻刷屏,有人唏嘘,也有人赞赏,表示“敢于脱掉长衫,是很好的榜样”。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尘封的老话。“凭什么认为你十年寒窗,能抵得过我三代从商?!
"凭什么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凭你寒窗苦读10余年就超越?"这句话明显的封建贵族精神,地主精神。真想指着说你有种别仗着家产来和我比啊,和我比能力啊,凭自己比赢了我就彻底服气。这就是你比别人懒散堕落菜的理由?有背景了不起吗?可你这句话什么意思。 还有谁有更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