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资讯】端午节、端午情深,在这样一个情深而又祥和绵绵的日子后,河南省新生豫剧团团长代毛与妻子蔡艺峰用戏曲表演的方式回报社会,感恩家乡的父老乡亲,带领河南省新生豫剧团全班人员在2019年5月15号至5月17号,回家乡给乡亲们演出三天,被众乡亲们称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商泽阳 吴越“唱戏不止在直播间,还得扛着铺盖辗转在村口”——这是“90后”豫剧演员,同时也是一家民间豫剧团团长的范胜男,常挂在嘴上,更付诸于实际的行动。2023年,她所在的豫剧团,演出超600场,收获的粉丝,在全网也超过70万。
河南省新生豫剧团原名安阳新生豫剧团,由代德礼先生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安阳市文化局认证获得正式营业执照,在代德礼先生经营阶段,剧团演出区域广泛,内容丰富,获得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在1996年,由代德礼先生次子代毛先生接手继续管理,具有政府下发演出许可证,由于代毛团长年轻有为,而且具有创新的管理思维,剧团吸收了新鲜的血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剧团设备、节目等都在不断更新完善,截止到现在,剧团的热门剧目大概有50场左右,其中包括大型古装连本剧、现代戏等,皆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河南豫剧一团是以编演传统剧目和现代为主的省直文艺院团体,在6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曾创排出以《花木兰》、《拷红》、《白蛇传》、《五世请缨》、《常香玉》、《金沙滩》、《泪洒相思地》、《破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黑娃还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经典剧目。
范胜男饰演的穆桂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亚猛 时硕 摄□本报记者 张冬云 张魏11月中旬,长垣市官桥营村的麦田里,冬小麦已出苗,满眼青绿。麦田一角,搭起了一座戏台。今天要唱的大戏是《秦香莲》,演员来自一家民营剧团——安阳市青年豫剧团。
11月12日上午,“新时代豫剧发展暨第三届全国豫剧院团长工作交流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本次会议是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期间的重磅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豫剧艺术,推动豫剧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更大发展。
河南豫剧一团、河南豫剧二团、河南三团是河南省文化厅直属的省级文艺院团,这三个团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代表着豫剧的最高水平。河南豫剧一团河南豫剧一团的演出剧目以常派戏为主,该团的大部分演员也都是常派第再传弟子。2013年后常香玉的两位亲传弟子王惠和李金枝先后担任一团的团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通讯员 尹宏杰 李晓波巩义市一个普通乡村,奶奶披着雨衣,不时擦拭脸上的雨水;爷爷坐着轮胎、石头、鞭炮墩子,自带午饭看一天......最近,一支民营豫剧团在网上“出圈”,原因无他,太受群众欢迎。
2月25日晚,由市豫剧团排演的青春版《朝阳沟》在众多观众期待的目光中拉开首演帷幕。他们以富有魅力的唱腔和极富张力的表演,演绎了经典剧目《朝阳沟》,让人们看到了市豫剧团正吐故纳新,也看到了地方戏曲持续传承的希望。
点击观看视频豫剧演员直播间带货,就活该挨骂吗?据大象新闻报道,河南安阳市青年豫剧团团长范胜男将自己剧团的表演搬进直播间,为补贴团员收入,加入直播带货。结果一两万人的直播间一下降到一百多人,粉丝大骂演员不尊重艺术。一些演员看着屏幕上的骂声,情绪崩溃,但是大家依然坚持演完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秦雪梅观诗文心花怒放,商郎夫文才好志又刚强,把雪梅勾画得凌寒怒放......”9月18日、19日晚,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真情演绎的豫剧阎派名剧《秦雪梅》在上海兰心大戏院精彩上演,全力角逐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线上直播画面 视频截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黄亚芳台上戏声阵阵,台下暴雨倾盆,观众身披雨衣、脚踩砖头,只为看上一场过瘾的“村戏”!这样的场景在安阳青年豫剧团的演出现场屡见不鲜,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河南人的戏曲DNA就被唤醒,人们的看戏热情随即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