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刘藏元和中国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姜厚福博士共同研发的量子金观音画即将走向国内外市场,国内定价为100万一张。去年,二人合作的“五行权能量子跃迁植入技术”曾荣获“2015年度科技创新最佳发明成果”奖。
中新网合肥9月22日电 (记者 吴兰)9月17日至22日,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Quantum Technology,ICEQT2023)在合肥举办。
来源:人民日报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一句网络流行语的调侃,侧面反映出近年来量子科技的突飞猛进。从前沿研究到日常生活,越来越多人对量子产生了兴趣。那么,量子到底是什么?量子不是一种粒子,而是一种性质。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科研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认为,开辟量子技术新赛道,有利于通过“量子+”的方式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催生新质生产力。
作者:陆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距离量子物理学诞生已经过去120多年。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出晶体管、激光、核磁共振、LED等一大批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5年是联合国宣布的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量子计算的基本计算单元为量子比特,与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具有相同的功能,即存储与处理数据。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量子计算在攻克复杂计算难题上展现出经典计算机难以企及的优势。
10月26日,2024年量子科技产学研论坛暨山东省量子科学与技术专委会会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本次会议由山东物理学会、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新华社合肥3月29日电(记者戴威)记者3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及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等合作,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人民网合肥12月1日电(记者赵越、王锐)11月29日,作为2024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的重要专项活动之一,量子产业创新论坛——量子产学研生态论坛暨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2024年会在合肥举办,论坛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承办。
2022年7月23日,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高级专家工作站,召开线上工作会。国家农工委中国高新农业发展投资联盟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量子应用技术首席专家、中国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姜厚福博士,川高科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宗奇、巴蜀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于长江,参加会议并讲话。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0期内容从“悟空”催生大算力、光子跳出“霍尔舞步”,到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5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的诞生,量子计算接连搞出“大新闻”。那么,量子计算到底有啥不一样?“穿着冰箱”的庞然大物在哪里才能一睹量子计算机的真容?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谢雁冰)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11日邀请中国量子信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举行题为“神奇的量子世界”的科普讲座。国家开放大学学员和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图强小学的学生参加讲座。
量子就绪:计算路线百花齐放通信迎来商业化拐点作者/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编辑/ 郝俊慧 孙妍科技革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席卷而来。回首2024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卫星星座、生物医药……诸多科技的螺旋上升,让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被逐渐满足,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正在被重塑。
本报记者 姚雪青图为杜灵杰(中)与学生在探讨。 李佳昊摄核心阅读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看来,量子物理研究有趣而纯粹,他投身其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今年3月,杜灵杰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引发关注。
记者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院”)了解到,近日,该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公里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王昊男)记者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院”)获悉:该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公里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孙 超摄图②:量子芯片封装盒。本报记者 徐 靖摄图③:科研人员在量子芯片生产线操作。本报记者 徐 靖摄图④:“本源悟空”机群。孙 超摄图⑤:量子计算机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1月16日电 (记者 张俊)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首届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培养研讨会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20余所高校教师及专家共商中国量子计算人才培养自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