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的得意弟子颜宁一直以来引发网友关注,考入清华后的她遇到了施一公,也获得了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研究的机会。关于民族方面的理念,是每个人、个人的理念模式,其实,对于这些科学家,我们不能够太狭隘地看待他们。
施一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是国内生物方面非常权威的顶级科学家,施一公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0年,成为终身教授,清华女学霸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深造期间,就师从施一公,毕业之后,颜宁追随施一公回国工作,在37岁的时候,攻破世界难题。
2023年8月31日,是一个国内外关注的日子,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小编第一时间看到推文说中科院西湖大学施一公院士的两大弟子柴继杰/颜宁都入选了院士候选人名单,工程院李兰娟院士也推荐了候选人,带着好奇心进行了一番考证!
院士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科研人员所追求的,几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会去竞争院士头衔,院士头衔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认可的标志。在国内很多科研人员都以院士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优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当上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今天开幕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90后”生物学家白蕊在主论坛“青年特别讲席”上发表了演讲。以往的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演讲嘉宾,通常是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大企业负责人等科技“大咖”,这位青年女科学家为何会受邀在主论坛演讲?
在这个用科技实力说话的年代,科研人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各国每年都有许多人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前沿科技,这本质上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文化知识就是在不断的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地进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我国每年也有很多人走上了出国深造的道路。
张雪峰和施一公,两个教育立场不同的人,却一样的让大家耳熟能详。而要说施一公被大家熟知的事情,创办西湖大学应该算一件。说起国内的顶尖学府,人们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清华和北大。而施一公当初的想法,或许就是打造一个一流顶尖的学府,5年时间,赶超清华。为此,18年,西湖大学应运而生。
施一公有5大得意弟子,分别是3女两男,分别是:颜宁、万蕊雪、白蕊、柴继杰、闫创业。在清华任教期间,她不仅在人才培养上费心费力,在科研学术上也是硕果频出,在清华任职期间先后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9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
他在念书期间发现了石墨烯魔角超导效应,被享誉全球的科学期刊《自然》评为年度科学人物第一位。1996年出生的他,2010年便进入了中科大就读,后在麻省理工读硕读博,现年仅27岁,他叫曹原。最近他宣布将赴美任教,实在让人唏嘘。人才出走,在近年来可谓是屡见不鲜。为何他们会选择出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