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参观‘开平碉楼与村落’,不用出门人挤人,好玩又方便!”国庆节假期以来,江门开平“数字碉楼”火热出圈,为不少外地游客带来游玩新体验。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首处世界文化遗产,“数字碉楼”是开平聚焦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新探索。
1月18日,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与珠海长隆联线游暨开平夜经济之旅首发仪式在江门公汽中心站举行,标志着“长隆赤坎一线牵,珠江情满过大年”新春旅游线路正式推出。该团将乘坐两地往返特色专线,一次畅玩两个景点,有效提高旅客春节出游的便捷性,丰富两地市民旅游体验。
提示信息2024年9月25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表示,将发挥江门的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温泉、生态、美食五大优势,精心策划特色线路,打好文化艺术牌,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作为全国最具潜力的文旅城市之一,“好玩好吃、又潮又City”的江门充分发挥优势,深挖内涵,打造特色项目,提升消费品质,吸引来自大湾区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江门消费。今年,迎来深中通道与黄茅海跨海通道“双通道”通车,江门特别打造“江门3.
长河又一岁,开平生机盎然,绵绵潭江奔流不息,向前,是唯一的方向。走进翠山湖高新区,两旁的厂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辆辆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建设工地上各类工程机械发出阵阵的轰鸣声,一片热火朝天、繁忙有序的景象。开平翠山明珠。
2月5日下午,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分论坛“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环节,江门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介绍了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开平”经验。
日前,江门市政协2024年重点提案名单出炉,共有16件,其中重点提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由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关于抢抓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机遇,推动新会、鹤山、开平联动发展的建议》由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领衔督办
“江门风景好,吃饭又便宜。在这里玩了几天,我终于体会到香港人来深圳消费的爽感。”一个月前,一名自驾到江门的深圳游客给这趟旅程打出了“四星好评”。保留的那“一星”是什么呢?这位游客补充道:“要是江门离深圳再近一点就好了。”诚然,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不能改变。但是,时空距离可以。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百年前,一条铁路改写了台山的命运。1920年,由台山籍旅美华侨陈宜禧主持建造的新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当时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带动了台山乃至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的全面发展,缔造了台山近代历史的辉煌。百年后,两条通道将赋能台山的未来。
2024年5月,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江门·恩平站)在恩平举行。恩宣供图2月8日,中共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首次用大篇幅文字,明确提出要大抓现代服务业。江门是一座中等经济规模的城市,且拥有扎实的工业基础,是广东省工业大市。
今年以来,江门开平市把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作为重要抓手和重大发展机遇抓紧抓实,以守正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带动全市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农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提升县镇村建设品质、激活县镇村发展活力。据统计,今年1—10月,开平市共接待游客872.96万人次,同比增长45.
当以旧换新遇上“双11”,许多江门市民已经按捺不住“买买买”的心。今年“双11”活动,从10月已经开始。国庆黄金周过后,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线下门店都陆续启动“双11”大促活动。与此同时,江门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加码“折上折”,激发了市民新一轮消费热潮。
这20年来,台山市华侨历史文化协会副会长谭楚明把很多精力和心血放在一件事上——拍摄台山的华侨建筑。他走遍台山数百条村落,拍摄超过20万张华侨建筑照片,用镜头定格一座座或新生或沉寂的建筑。近期,由他编写的侨史专著《台山华侨建筑》公开出版。
从空中俯瞰开平市全景。受访者供图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宏大时代叙事里,交通基础设施宛如一台台强劲有力的引擎,不仅驱动着区域经济风驰电掣般向前,更重塑着每一寸经济版图,改写诸多城市的发展轨迹。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让开平迎来了“大桥经济”窗口期、黄金期。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1月6日,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正式开业,以更全面姿态、更丰富业态迎接海内外游客。赤坎华侨古镇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自2023年1月试营业以来,古镇内服务业态不断丰富,600多万海内外游客走进赤坎华侨古镇。
挥别2024年“City不City”等热词记录了大众旅游消费的盛景这一年乘着“大桥经济”的东风江门这座有着深厚侨文化底蕴的“宝藏城市”更是藏不住被更多人所看见——全市2024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752.18万人次旅游收入189.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