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抠门”的老地主,背后却藏着一代东北人的野心与命运每逢农闲时节,村头的田埂上,总能看见一个老头,穿着打满补丁的半截衣服,腰间系着一条草绳,叼着烟袋锅子,手里提着个小粪筐。他是谁?是地主“陈老抠”。别看他这么寒酸,家里几十晌良田,车马成列,算得上方圆百里的大户。
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推出“大学生写家史”系列,记录大时代下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沿着省道一直走,走过第一座桥后,就会看见一条小路,再沿着小路一直走,看见一块黑板后就停下,对面胡同里第一户就是咱家。
康熙作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却是一个极为讲究休养生息的人,据说在他60岁的时候,曾举办过一场千叟宴,顾名思义便是专门聚集长寿老人的宴会。清朝档案中记载此处与会的老人中,有33位高寿90多岁,有五百多名老人寿达80。虽然看似众多,在全局来看百岁老人依旧显得稀有。
导语:清明祭祖日,老辈讲究吃“1菜1粥1主食”是何意?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清明节的习俗也不相同,中国素来崇尚“民以食为天”,所以清明节也会“吃清明”,在口舌尝鲜的同时,人们感恩春天的馈赠,亦从心心念念的清明时令美食中,怀想故乡和先人,那么清明祭祖日,在我们山东老辈讲究吃“1菜1粥1主食”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