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阿尔贝·加缪:反抗永恒》,作者:[法]让·格勒尼耶,译者:谢诗,版本:拜德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4年11月1要谈论阿尔贝·加缪的话,必须先谈论阿尔及利亚——并非要借由他的国家来“解读他”,而是由此才能理解他性格中的某些特征。
荒诞既是一种人生境况,也是一份在世体验。伴随着现代性的萌芽与奠基,宗教与科学的此消彼长把人抛向无限的宇宙,人类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并开始意识到理性的局限性,进而认识到人的有限性、存在的偶然性,荒谬这朵被遮蔽了两千年之久的奇葩开始慢慢展露出它的真容。
撰文|张博摘编|徐学勤1947年,当《鼠疫》在法国正式出版之时,加缪本人并未亲身经历过任何一场大范围流行病。他关于鼠疫的全部病理细节,无不来源于医学文本与历史资料中的二手经验。他在小说的筹备阶段对这些文献的收集和研读颇下过一番苦功,这最终使他的相关措辞与描述显得极为专业。
阿尔贝·加缪,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偶然的机会,我在半层书店里买下厚厚的纸书《加缪传》。加缪说:人生毫无意义,但更值得一过。他说:“人生处在荒诞、荒谬之中,但,人生值得过。不管这个世界多么荒诞离奇,你都要选择活下去,但绝不苟活,而是活过荒诞。”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44岁获诺贝尔文学奖,47岁意外去世。(视觉中国/图)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出生。1960年1月4日,他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年仅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