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发祥于郯城县港上镇北部的樊埝村,俗称“耍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木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近日,在莱西夏格庄大集上,一位卖酒的大爷展示自制木头玩具的视频火了。视频中,大爷用手摇动铁丝,四层十几个互相牵引着的小木人便全部开始“劳作”,还有一个放上导体就开始推磨的电动小木人玩具。视频获得1375个点赞,1424个转发。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9日讯 传统的工艺要想在当今社会浴火重生,必须在还原的同时跟上时代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郯城的老手艺木旋玩具的故事证明了这一点。今年72岁的樊继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旋玩具代表性传承人。樊继美见证了这门老手艺的大起大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 通讯员 李结义12月10日,临沂市郯城县木玩产业园,市级非遗传人樊士伟在旋制木旋玩具。各种精美的木旋玩具备受市场欢迎。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个小鸟落在哗啦,叽叽喳喳说着话呀。你说这棒真奇妙呀,一转就响乐开花呀……”这首欢快的民谣,唱的是木旋玩具哗啦棒槌。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它是苏北、鲁南地区无数孩童最宝贝的“伙伴”。木旋玩具。“银杏木、杨柳木做木旋玩具再好不过了。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深入了解枣庄非遗项目现状,大众日报枣庄站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刘娟教授一行赴枣庄各区(市)进行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手工业项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