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空竹文化,造福全民健身。”每天上午8点半,在重庆大学C区的体育场都会传来一群老人锻炼的口号声,他们是我区一支名叫“快乐空竹队”的老年团体,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8年的时间里,他们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晚报记者 高琳琳时而独立,时而过胯……昨日早晨,驻马店靖宇广场一角,63岁的陈国兴抖起空竹来,就好像与武林高手过招一样。家住市交通路驿城新村的陈国兴是一名退休教师,常与朋友一起到广场健身。后来,在广场看到几名年龄相仿的市民抖空竹技术高超,他顿时有了兴趣,便买来空竹向他们请教。
夏日清晨,田园广场一角开阔的空地上,散布着十多位晨练的老人,他们手中的空竹上下翻飞,发出“嗡-嗡-嗡-”的鸣叫声,使整个运动场地热闹起来。这些老人来自区老体协空竹队,每天他们在这里集结,以“扯空竹”运动开启一天的健康生活。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6日电(记者 王春燕、叶紫嫣、王楷焱)在外人看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兰夫公园东北角的那块空地,不过是一个适合开展全民健身的空间而已。但在王邦华看来,这是属于金龙空竹队的“地盘”。王邦华(前)为锡林公园空竹队队员示范技术动作。
“右手的圆环交替抛出,左手的流星球不断舞动,双腿抖动着空竹呼啦圈。”7月31日,西门体育场内,张建刚表演着他的“绝活”,引得旁边锻炼的市民鼓掌喝彩。这些“绝活”都是空竹爱好者张建刚自己琢磨出来的,身体不同部位控制不同器材完成动作,矫健的身姿让人不相信他已经78岁了。
他叫马福喜,今年70岁,是太原牛羊肉厂的一名退休职工。2006年退休后,马福喜接触到空竹并喜欢上了这项传统运动。高空抖空竹是马福喜的"拿手绝活"。除了小空竹玩的是出神入化,马福喜还自己改造了长杆,用鱼线代替棉线,玩起了长杆抖空竹。
原标题:九州空竹舞龙队:小小空竹运动“抖”出健康和幸福趣味表演中国甘肃网7月2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孙建荣 华晓婧 文/图)“别看我们岁数大,什么困难都不怕。晚上睡得好,早上起得早,吃完饭就去训练场。”这是九州空竹舞龙队队长李杰繁编的一段顺口溜。
“别看我们岁数大,什么困难都不怕。晚上睡得好,早上起得早,吃完饭就去训练场。”这是九州空竹舞龙队队长李杰繁编的一段顺口溜。每天朝阳出露,在城关区九州健身中心广场,有一支40多人组成的空竹舞龙队,他们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58岁。
名城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巧新 记者 熊曙光)姑苏区虎丘街道曹杨社区万紫千红空竹队虽然成立时间不过两年,但是这两年来,随着队员们应邀参加全国各地的空竹表演,他们的声名鹊起,以其表演的难度高、动作规范整齐而令同行刮目相看,经常有同行慕名来到苏州,和队员们切磋技艺,共同传承中华民间文化
3月11日,河北邯郸邯山区老年空竹队成员正在表演抖空竹“鱼跃龙门”。 周绍宗 摄3月11日,河北邯郸邯山区老年空竹队成员正在表演抖空竹“巨龙腾飞”。 周绍宗 摄3月11日,河北邯郸邯山区老年空竹队成员正在表演抖空竹“群龙戏水”。
现代快报讯(记者 吕洁 文/摄)随着手和身体的转动,五彩缤纷的“长龙”在风中上下翻飞,围观观众不禁鼓掌喝彩……在南京市栖霞区燕华花园社区,一对六旬夫妻是有名的“抖空竹明星”,丈夫名叫毛贻静,妻子名叫黄秀香,他俩会各种各样的玩法,能抖起10多米长的空竹龙,还独创了“骑独轮车抖空竹”
抖空竹、舞高杆龙、打篮球、养盆景、练书法、骑行……70岁的张国强老年生活充满了乐趣,每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喜欢这种既忙碌又充实的生活。”11月12日,张国强对记者说。张国强在练习抖空竹。张国强个头不高、头发斑白,但精神矍铄且性格开朗。
齐鲁网1月22日讯(冠县台 邢崇)近年来,冠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找到了切入点,初步构建了具有冠县特色的以居家为基础,以村庄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人幸福之家。近日,记者在冠县斜店乡前社庄村某老年公寓,遇到一位正在抖空竹的老人。他叫许士豪,今年已经77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