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家最重要部门都需要钢铁,不管是火炮,炮弹,军舰制造需要钢铁,机械制造更是需要钢铁。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最大的战争—1871年普法战争前,普鲁士的钢产量是91.7万吨,而整个德意志是104.5万吨,生铁产量达到了140万吨,德意志众邦国中普鲁士产量处于压倒地位,并且大大超过了一心阻止德意志统一的法国,钢铁的产量为德意志的统一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谈到德国,就会谈到德国的产品,谈到它让人津津乐道的产品品质,一面是称赞,一面是羡慕。德意志当时是四分五裂的邦国,各自为政,瓜分世界德国更是没份,其最强的普鲁士,军事比不上奥地利,甚至荷兰,更不要提英法俄几个帝国,经济比起英法荷西更是差了不知多少。
在足球世界中,黄蓝对决的颜色符号意味着一段跨越百年历史恩怨的鲁尔区德比,沙尔克04对阵多特蒙德。彼此两座距离仅30公里的城市,有着相似的文化,却又有着不同的理念。恩怨和历史的纠葛在每一次鲁尔区德比中显露和再次加深,球场的超燃氛围也带来了德国足球最火爆的德比。
鲁尔区的成功转型,是五十年区域性发展战略的实践,是一个超长期、大区域、系统性的工程:涉及520万人口,4400平方公里土地,11个市4个县的通力合作;涵盖经济、生态、交通、文化、就业、居住等城市发展的每个方面。
作为世界级的工业强国,德国是欧盟国家中钢铁产量最多的一个,占到了欧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德国钢铁生产历史较为悠久,在一战时期就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德国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设备亦较先进,品种、质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废旧煤气罐是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 一些厂房和仓库被改造成迪厅和音乐厅, 巨型的钢铁冶炼炉作为背景进行交响乐演出……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场景, 都出现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曾经颓败的重工业区, 如今因创意工业在涅槃后获得新生。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老式冷却塔支架。
来源:经济日报河流对普通人而言,或许仅仅是日常景观,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却往往是重要的财富。从古至今,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可以果腹的食物,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冷却水,为货运与客运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久负盛名的莱茵河就是这些伟大河流中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