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中国】文/袁兴中湿地是大地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最为重要的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之一。2018年10月,在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政府递交的《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由此唤起了国际上对小微湿地的关注。
通过采用自制浮床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形成的鱼塘水蕹菜浮床栽培技术,不仅可有效去除水体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净化鱼塘水质、平衡藻相、抑制鱼类病害发生,减轻鱼池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养殖风险、提高鱼类成活率和增长率,而且还可增加水蕹菜收益。
这是一种种植方式的革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水面种菜,一个听起来就充满诗意与希望的词汇,背后藏着八年的汗水与坚持,一亩地能卖出六万的奇迹,还有那张神奇的渔网,是怎么样编织出四季不断的丰收画卷的呢?
来源:【长城网】河道里漂小岛,小岛上种花草。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今天我们就来邯郸市鸡泽县看一看。河北新闻联播报道,咱们省新增3个省级生态园林城,鸡泽县榜上有名。这个地儿的生态环境为啥这么好,生态浮岛功劳不小。
中新网济南5月11日电 (吕妍)5月11日,走进聊城市临清市金郝庄镇世纪花园家庭农场,记者看到一排排半米高的三维立体种植架两侧覆盖着一层栽培板,板子上布满了孔洞,蔬菜的根部就生长在这些孔洞内。“我们利用养鱼池的废水为生态浮床种植的蔬菜提供有机养料,全程无需施肥、喷药。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产业兴旺成为关键。然而,农业生产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同一把双刃剑,考验着“新农人”们的智慧和决心。在宿迁市的一个农业合作社,他们探索出了一套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牲畜粪污处理问题,而且带动了产业振兴。
和稻田养鱼一样,鱼菜共生也是一项从古代走向现代,从传统到创新的技术。近十多年来,鱼菜共生与水上田园技术作为农业农村部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八大主推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应用。重庆潼南、璧山、垫江,四川崇州、简阳等地积极示范,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基本理化性质为:容重为0.17 g/cm 3 , 孔 隙 度 为 68.70%,pH 为 5.45,EC为 1.37 mS/cm,碱解氮含量 336.25 mg/kg,速效磷含量 138.20 mg/kg。
文/袁兴中湿地是大地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最为重要的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之一。2018年10月,在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政府递交的《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由此唤起了国际上对小微湿地的关注。
12月15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康家梁村“内循环养鱼”基地,18个总容积达12000立方米的“水泥大桶”依山而建,弧形排开,几万尾翘嘴鲌在这3.5米深的“水桶”中欢快地跳跃,基地负责人何斌撒下一大把鱼饲料,抢食的鱼儿立刻在水面炸开花,“今年已出售40万公斤以上翘嘴鲌,实现收入1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