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陈先生请朋友吃饭,特意去水产摊上买了一只生猛鲜活的大龙虾,为了防止龙虾被掉包,陈先生特意把龙虾的胡子掰掉做个记号。结果龙虾做熟后陈先生一看,龙虾胡子又长出来了。陈先生要请朋友吃饭,为了让大家吃好喝好,他提前去海鲜市场转悠了一圈,准备挑选一些海鲜加几个好菜。
福建省市监局日前公布最新一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涉及合同格式条款、线上取消订单线下加价销售等问题。其中,厦门思明区鲜庆坊餐厅被查实虚报海鲜重量,使用死亡的帝王蟹掉包替换消费者购买的活帝王蟹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悉,女子在这家店用餐多次对此就有过怀疑,这次在点完龙虾之后,悄悄趁人不备掰下了龙虾的一只脚作为标记,在看到端上桌的龙虾都是完整无缺的后,当女子询问是否换掉了自己点的龙虾时,饭店服务人员肯定表示没有换,只是说端菜时没注意上错了菜,坚决否认换龙虾。
买了鲜龙虾带回家,可到家后才发现,鲜龙虾变成了冻龙虾,分量也不足原来的一半。开封周先生来青旅游时遭遇到了龙虾 “掉包”的事。发现被骗后,周先生立刻向我市工商部门拨打了举报电话。近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经过调查,市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该业主3倍赔偿周先生,并吊销其营业执照。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萌通讯员 姜 峰本报讯 市北区市场监管局昨日发布消费市场整治案例,曝光了今年以来市北区内12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事件,这些典型案例涉及装修公司虚假宣传、美容店“霸王条款”、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免除自身责任、医院扩大治疗效果等内容,其中南山市场4名商户因 “
摊主掉包,坑害外地消费者。鲜活的龙虾变成死的。如果你想去外地带点东西回来,请出发前去本地超市买十个塑料袋,买水果也好,买海鲜也好,自己挑好,扎好口我让你换,哈哈。我去海南买海鲜,你说几块就几块,我不还价,自己挑,自己袋子扎死,还带了弹簧秤,摊主只摇头。
9月11日新闻,在大连结束旅程的刘先生和爱人决定带些海鲜回去给家人尝尝。于是,他们购买了1300元的新鲜龙虾和螃蟹,没想到遭遇商贩的“掉包计”。气不过的刘先生决定“打高铁”返回1000公里外的大连维权。最终,在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帮助下,刘先生拿到了8000元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