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因为每天都有一群背着背篓的老人搭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去市区卖菜,这条线路也被称为“背篓专线”。4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为方便这些老人,该线路录制了多个版本的重庆话报站,最终选出一版将在4月上线试点。
中新网重庆4月3日电(记者 何蓬磊)“保税港到了,左边的车门打开前,千万不要去挨车门哦,小心遭夹到起了......”3日,“背篓专线”(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上线重庆话语音播报,这也是重庆首条开启方言播报的轨道交通线路。4月3日,重庆轨道交通石船站,乘客正在候车。
重庆“背篓专线”方言版语音播报上线“保税港到了,左边的车门打开前,千万不要去挨车门哦,小心遭夹到起了......”4月3日,“背篓专线”正式上线重庆话语音播报,这也是重庆首条开启方言播报的轨道交通线路。本次方言语音播报在保税港站和石船站试点,涉及列车车厢和车站站台两部分。
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近日重庆“背篓专线”备受关注有菜农称搭乘轨道列车时听不懂普通话语音报站对此轨道“背篓专线”回应安排!重庆话版报站据悉方言版报站预计4月在部分车站上线这也将是重庆首条开启方言播报的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石船站,菜农携蔬菜,在站台等候4号线列车。
“装得下公文包,容得下背篓扁担”,近日,重庆的“背篓专线”火爆全网。如今,为了让“背篓爷爷奶奶”出行更顺利,“背篓专线”正在安排加上方言版报站。重庆“背篓专线”,就是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4号线二期连接着渝北区石船镇和市区,2022年6月开通,全长32.8公里,共设15个车站。
“保税港到了,左边的车门打开前,千万不要去挨车门哦,小心遭夹到起了......”“开往民安大道的列车马上就要到站了,请dia(提)好个人(自己)的东西,排队等车……”4月3日,“背篓专线”正式上线重庆话语音播报,这也是重庆首条开启方言播报的轨道交通线路。
原标题:“背篓专线”上线方言版报站 聆听亦有艺术“保税港站到了,左边车门打开前,千万不要去挨车门哦,小心遭夹到起了啦。”3日,重庆“背篓专线”正式上线方言版报站,在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保税港两个站试点。据悉,这也是重庆首条开启方言播报的轨道交通线路。
一个背篓装满菜,有多沉?老罗说,装满花菜约30斤,若是西葫芦这些个压秤的,得有70多斤。一条扁担,三个背篓,是老罗夫妇每次进城卖菜的全部行头。老罗全名罗光明,今年63岁。他和老伴钱芳是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葛口村的菜农。
重庆:“背篓专线”暖民心鞠芝勤对离城区40多公里的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村民们来说,忙碌的一天从家门口的“背篓专线”开始。2022年开通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一头是繁华的中心城区,另一头是石船镇等农村地区。
每天清晨6时许,重庆4号线石船站的出入口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或背着背篓,或用一根扁担挑着竹篓,还有人将背篓固定在小推车上,背篓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这条地铁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下面就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看这条有点特殊的地铁线和它的乘客。
来源:中国新闻网 “4号线开通的那天,我们都去围观了,人山人海的。我原以为,它只是方便了走亲访友,没想到还能方便我们卖菜。”4月1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葛口村25组村民樊自华告诉记者,家门口的“背篓专线”开通以来,享受了不少便利,家庭收入也因此增加。
一条扁担、三个背篓,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一大早经常出现一身行头的菜农。时间长了,难免有微词:“携带菜筐背篓乘车,又是早晚高峰,是不是有碍观瞻?”重庆轨道交通“霸气”回应:“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背篓专线”,尽显城市的包容、治理的温情。如今,故事有了续篇。
4月3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上线方言播报,在石船、保税港两个站试点。这是继“背篓专线”暖心回应地铁是否允许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后的又一贴心举措。为方便菜农乘车,“背篓专线”种种暖心回应的背后,反映的是快节奏发展的城市没有忘记等一等那些走得“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