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表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国内电商平台进入激烈的存量竞争,各大平台陆续推出“仅退款”服务,已成为国内电商的行业标准之一。“仅退款”服务,本是电商平台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而设立的,然而在运行中却滋生了恶意“仅退款”行为,成为一些人“薅羊毛”的捷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仅退款”服务被滥用又该如何破解?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电商平台的店主杨先生为了一件9.9元短袖的“仅退款”,不惜坐9个小时的动车,跨越近1300公里寻找买家。杨先生表示,一件9.9元的短袖卖出去,除去各项成本,到手的利润只有5至7毛钱。被"仅退款"后,他至少要再卖出10件,才能扳平这单的亏空。
相关电商平台宣布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实际上反映了电商行业对于“仅退款”开始出现行动上的调整。图/IC photo据媒体报道,近日,某电商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内容调整,经平台综合考虑决策,现针对“退款不退货服务”进行废止,后续将推出更好的服务产品供大家使用。
来源:经济日报一位女店主为了追回被“仅退款”的12双袜子,跨越上千公里找到买家要说法。近期,买家“仅退款”现象引发了公众对网购平台“仅退款”规则的广泛讨论:商家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提供“仅退款”服务?这是因为“仅退款”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种营销手段。
国是直通车 今年“双十一”购物节提前开启,各大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受到关注。“仅退款”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比如购买生鲜、农产品、低单价商品,无需退货即可获得退款,从而简化售后流程,保护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权益。
近日,淘宝宣布将从8月9日起陆续针对“仅退款”提出一系列调整。根据新规,优质商家不会被平台主动介入要求“仅退款”。最初“仅退款”的推出,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购物,减少在售后上和商家沟通的时间和成本,倒逼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
中新网12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日前,“淘宝将支持仅退款”登上微博热搜,京东随后跟进,将仅退款范围扩大,这意味着淘宝、京东、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等平台均支持仅退款服务。就在27日晚,京东集团还宣布,2024年1月1日起京东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的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涨。
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最近多家电商平台松绑了“仅退款”这一政策,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众说纷纭。有些恶意的商家发的东西很垃圾,东西的价值还不够退回去的邮费,这到底放大了谁的恶。
因为10斤海带丝,经营网店的王女士将一位以“大小/规格/重量等与商品描述不符”为由成功向平台申请“仅退款”拒不退货的买家起诉至法院。起诉后,该买家退回货物。法院审理认为,买家对货物不满意可以退货退款,拒绝退货仅申请退款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
2023年12月26日,淘宝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正式生效,引入了“仅退款”,次日“淘宝将支持仅退款”的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在此之前,京东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中,同样出现了“新增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交易纠纷新增支持用户仅退款”。
经济日报 近日,快手电商宣布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这条消息被一些自媒体解读为“快手电商废除仅退款”,在网上广泛传播。恰逢“双12”前夕,直播电商的头部平台叠加自带热搜体质的仅退款规则,使得这一话题迅速升温,甚至有人开始猜测会不会有其他平台跟进、仅退款会否“凉凉”了。
2024年7月26日,淘宝宣布对其“仅退款”政策进行重大优化,这一举措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新政策减少了对优质店铺的售后干预,赋予商家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依靠大数据和智能系统来简化退款流程,提高效率。那么,淘宝优化“仅退款”政策前后会有啥变化?淘宝又因何而优化该政策呢?
原标题:冰火“仅退款”,何以伤不起?国际商报记者 刘旭颖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买家网购11元的衣服“仅退款”被判赔800元;标价9.9元的T恤被“仅退款”,商家奔波1000多公里与买家当面对质,只为争一口气……最近一段时期,与“仅退款”相关的话题频频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