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医认为,温煦阳气、濡养阴血,才能维持四肢温暖。四肢不温,难以回暖,与“郁”和“虚”有关。例如,阳气虚弱者易受寒邪侵袭,肢体冷感明显,长居室内且活动少者更甚;阴血不足者不能濡养四肢,导致血虚、手足寒凉;脾胃虚弱者消化吸收差,易出现气血生化不足、四肢发冷。
天气一冷,有人就“遭不住”了,他们开始出现手脚冰凉、面色无光、遇冷腹泻等问题,衣服越穿越厚,但身体却总是暖不起来。很多人说这是“体寒”了。那么,“体寒”到底是什么寒?又是怎么来的呢?寒来百病生中医认为,“阳虚则寒,阴盛则寒”。
其核心原因在于气血运行状态,末梢处人体气血循环较弱,若心肺功能不佳或气血总量不够,处于虚弱状态,就会出现手脚冰凉,且这种情况多见于心肺功能低落或人体虚弱的朋友,身体处于此状态时,各脏腑功能也低落,还易患其他疾病,所以要解决手脚冰凉问题,也要促进整体血液循环,在冬季保养好自己。
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天冷了,很多人又出现了手脚冰凉。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阳气虚弱,但事实上,还有可能是这些原因。天冷时,如果我们没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话,身体会自发启动一种“保护措施”——会把身体中的血液优先供应给如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更重要的器官。
初冬时节,温度骤降,人体易被寒湿邪入侵。好多人裹着厚厚的棉衣,仍是手脚冰冷,这是身体气血不足或者气血不畅的表现。在这个时候,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保健方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具有很好调理保健作用。12月4日,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国医堂黄彩虹作艾灸健康知识科普。
昨日,武汉落下冰粒,武汉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杨帆表示:寒潮来袭,及时添衣,着重保护4个重点部位。颈部要暖。气温骤降很容易“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