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怎样选择书法用纸,今天继续分享“墨”的妙用。小编才疏学浅,错漏之处请在评论区批评指正,四海易术拱手!古人对用墨非常讲究。留下来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有惜墨如金,用墨如金的观点。南宋,有一个江西老表,现在的位置来看,应该是江西鄱阳县人。
徽墨,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有很多书画名家喜欢研究墨汁和纸张,并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案例,山东高密的刘墉刘罗锅,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相传宰相写榜书大字,命仆人将锅底的黑灰,慢慢的刮了下来,并入了油墨中,经过搅拌调试,写出来的字,黑中发亮带了很强立体感,博物馆馆藏有刘墉的作品,经专业人士研究,得到了证实。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往往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古人要写字时,取来文房四宝之后,摊开宣纸就要开始磨墨。当时没有墨,写字绘画都非常不方便,他在偶然之间用松炭、锅灰和糯米粥一同制作成墨条,这就是所谓的: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据相关记载,早在西汉年间,我国就开始使用墨了,并在之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油墨。但是实际上,彼油墨非此油墨,古代书写所用的油墨大多是用水来调制成的,与现如今我们所说的油墨存在很大差别,那究竟为何得此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