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幼年时期的神话启蒙几乎都是从这些故事开始的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处那就是《山海经》”近年来从《三生三世》中的青丘九尾狐到《长城》中的饕餮这些电影元素都无不取材于《山海经》那么《山海经》这本旷世奇书讲了些什么呢?
“凡䧿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山海经》原文。从西往东:第一座山招摇山,山上有很多桂树,又有很多金玉,长有一种草叫祝余,长有一种树叫迷毂,有一种兽叫狌狌,长着白色的耳朵,既能爬行也能如人般直立行走,吃了这种兽会使人“善走”,健步如飞。
据载,四凶这个称呼最开始是出现在《左传》中,其中穷奇早在山海经就有记载,混沌因其在左传中出现时的形象和山海经中的帝江相似,便有一说法认为混沌就是帝江,而在东方朔的《神异经》里,混沌的形象有所颠覆,又被分离了出来,所以后世对混沌的认知只能是看个人想法,梼杌和饕餮首次出现是在左传中,有一种说法是饕餮是山海经里的狍鸮,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里饕餮的形象都和狍鸮一致。
《山海经》本来分为《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现在学界已经普遍认为这是两部本来各自独立的古籍。何幼琦先生认为《山经》本名《五藏山经》,《海经》即古书《禹本纪》,是刘向、刘歆父子在校书时将二书合编在一起,题名为《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