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正文字数:1601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教育是永远的课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经常要面对很多令人头痛的问题。比如说,家长越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就越喜欢对着干。面对这个问题,每个家长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表妹生完宝宝3天了,全家人忙着在医院收拾东西,想快点抱着宝宝打道回府,此时她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让谁来伺候月子。她在床上眼巴巴地看着双方老人商量,她自己是不好意思指定让谁来的,不过做产妇的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任谁都是打心眼儿里希望自己的亲妈能帮着照顾,好过婆婆来伺候。
可是很多处于成长中的子女总想和母亲对着干,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从有自我意识开始,都会趋向找回“自我”、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形成自己的看法、想法与价值观。而母亲对子女的爱,容易体现在大事小事都要管、都要操心上,让子女的“自我”感低,因此子女会努力去冲破。很多人把这种行为称为“叛逆”,其实是不够准确的。三、惰性与对“自由”的追求使然。每个人都想自由自在,无人管束。而母亲的经常性介入,打破了原先自我的“舒适空间”,不得不在不情愿的时间上去面对不情愿的事。
天天想都没想就很坚决地吐出了一字:“不!”妈妈劝说:“姐姐拉着你,你就不会摔倒了!”可天天还是倔强地说:“就不!我就不!我才不要表姐帮我呢!”于是妈妈就让表姐主动去牵天天的手,天天更加愤怒,一把甩开表姐的手,大哭着说“我不要”气冲冲的跑了…妈妈总是抱怨孩子变了,没有小时候乖巧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