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贴窗花”,快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过年——春节主题展”看丰宁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吧!春节期间,人们会把剪纸贴在门、窗、墙等位置,喜迎新年到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您家的喜花贴上了吗?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窗花”。尤其在春节期间,剪纸成为家家户户装饰房屋、寄托祝福的重要习俗。这一传统流传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常见的图案有福字、生肖、花卉等。中国剪纸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看着年轻人在厨房、客厅忙上忙下,坐在沙发上的韩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奶奶,您尝尝我们包的饺子。”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韩奶奶更是开心得不得了。人间逢小年,愈知家温暖。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王、扫尘土、吃灶糖、贴窗花的日子。
小时候过年,一进入腊月,大人们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而孩子们放了寒假,就盼着过年。那时候我最高兴做的一件事,就是去供销社看年画,去集市上买窗花。记得在姑姑家的那些年,也就是我上小学期间,每年过年我都这样。
春节习俗-贴窗花 嗨,大家好,我是漯河市实验小学三三班的康佳怡。金牛乘风去,吉虎拜年来!春节是我国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春节有很多的习俗,如:包饺子、贴春联、贴窗花……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是------贴窗花。那么,春节为什么要贴窗花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蕊从小年到除夕夜,每天带你感受不一样的年俗年味儿!二十八,贴窗花。贴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鲜艳的大红纸熠熠生辉,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与向往。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啦!今天是腊月二十八,这可是年关前非常关键的一天,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满满的仪式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腊月二十八那些独特的风俗,感受浓浓的年味儿!习俗来源 腊月二十八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对于中国人来说,农历新年才是一年的开始,因此作为蛇年的第一个月,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讲究。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去串门拜年。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带着爱人回到娘家,探望父母和亲人。而到了正月初三,这一天则是“小年朝”,据说还是老鼠娶亲嫁女儿的日子。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腊月廿五,推磨做豆腐。”1月27日,农历腊月廿五到来,在离除夕还不到5天的时间里,已经进行了祭灶、吃灶糖、扫尘等一系列习俗。到这一天,仍旧不可以“躺平”哦。接下来,还要磨豆腐、割年肉……在忙碌的准备年货的过程中,春节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