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瑜伽教练转账办卡,退费时谁来担责?北京海淀区法院:瑜伽馆是合同相对方,退费应由经营者承担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判决某瑜伽馆的实际经营人王先生向孟某退还4300元瑜伽年卡费用。
刚付费还没上课,门店竟已关闭;小程序无法预约课程,销售和前台都不接电话;去实地一看,门店贴出告示,早已“人去店空”……连日来,多名消费者向“新民帮侬忙”求助,“FineYoga梵音瑜伽馆”(下简称“梵音瑜伽”)突然发出“停业内部整顿”的消息,这让不少花费巨资买下课程的会员提心吊胆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判决某瑜伽馆的实际经营人王先生向孟某退还4300元瑜伽年卡费用。孟某诉称,其自2019年起一直在某瑜伽馆上课,后在瑜伽教练张老师的游说下,通过支付宝账户向张老师转账4300元办理了续费服务。
《法律公益诊所》栏目由羊城晚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律师协会、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联合主办,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欢迎广大读者来信咨询法律问题,邮箱:flgyzs@126.com。
李女士(化姓)在办理瑜伽卡时,通过支付宝向瑜伽老师张老师(化姓)的个人账户支付了4300元卡费。未待开卡,瑜伽馆便停止营业。发现该瑜伽馆的公司主体早在办卡前便已注销,李女士将张老师、瑜伽馆投资人及实际经营人王先生(化姓)诉至法院,要求二人共同退还其4300元。
作为行业头部品牌,梵音瑜伽摇摇欲坠,终究难逃关门宿命,倒在了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立春之后。公开资料显示,梵音瑜伽在2002年由饶秋昱创办,20年来,梵音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开设了80多家会馆。
近日,碑林区人民法院就受理了75件涉及同一家瑜伽馆的服务合同集团诉讼案件。2021年10月24日,原告前往涉案的某瑜伽馆签订了《会员服务协议》约定:原告有权享有瑜伽馆提供的各种既定专业服务,会籍起止日期为2021年10月25日至2022年10月25日,自原告购卡之日起,需根据会籍起止日期开始计算会籍时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楼纯健身房、瑜伽馆和培训机构等经营单位“卷款跑路”的情况在近几年层出不穷,潮新闻记者曾报道过“梵音”瑜伽,“一兆韦德”连锁健身房和“乐旋乒乓”的闭店事件,其中不少受害人,目前仍然在维权的路上寻求结果。
点击上方“新民帮侬忙”轻松关注刚付费还没上课,门店竟已关闭;小程序无法预约课程,销售和前台都不接电话;去实地一看,门店贴出告示,早已“人去店空”……连日来,多名消费者通过今日头条上海频道“头条帮忙”#头条帮忙#入口向“新民帮侬忙”求助,“FineYoga梵音瑜伽馆”(下简称“梵音
近日知名瑜伽连锁机构梵音瑜伽被曝拖欠员工工资门店已闭馆停业的消息引发热议(点击图片查看此前报道)↓↓↓对此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卡里还有数万元的课时未使用目前也无法进行退款“我的钱还能拿回来吗?该如何维权?”针对于网友的遭遇,记者采访了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玮律师。
促销、圈钱、跑路……闭店套路大多雷同,让职业闭店人浮出水面。近期,知名舞蹈工作室5KM闭店的消息登上了热搜,大量自称老师、顾问、会员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多家5KM舞蹈工作室门店已经“关门跑路”,部分会员预付的学费无法退还、老师的工资无人支付,甚至连维权的途径都异常艰难。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不少消费者曾遇到过这样的烦恼:购买商品和服务预付充值,实际消费时却发现服务“缩水”;商家承诺预付卡“退款自由”,消费者申请时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最高法6月6日发布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意见稿是司法保障消费理念的延伸,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进一步。资料图:预付式消费乱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消费者权益。图/IC photo文 | 柯锦雄上月课程促销,下月卷款跑路;前脚办卡健身,后脚场地退租……生活当中这些常见的消费烦恼,即将有明确的法律保护。
作者:任冠青成为瑜伽馆年卡会员还不到一个月,就“喜提”门店关门休业。近日,有消费者王女士反映,知名品牌卡莫瑜伽馆前一天还在正常营业,第二天就突然关门休业,《休业通知》上的电话“永远打不通”。据悉,她所在的瑜伽馆会员有上百人,在自发组织的维权群中,会员登记的受损金额大多在万元以上。
近年来在健身房、美容院、教培机构等服务和教育行业,预付费模式已经十分常见。随着这一付费模式的火爆,预付费领域维权纠纷多发,并且经常出现商家“跑路”事件。近日记者接到报料,广州“联核瑜伽”俊园店以及华景店突然闭店,商家“一跑了之”联系不上。
消费者郑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她于2021年10月7日在重庆荣昌区凡尔赛健身中心缴纳681元,办了一张健身“挑战卡”,合同约定1年之内可健身88次,备注栏标注:次年退还680元押金,健身中心如若转让,次卡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