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年代开始,苏联和美帝一样也有枪挂榴弹发射器的研发,不过都不太成熟,直到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了M203之后,苏联大受刺激,也于19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研发出的第一个是GP15型,改进之后就定型了GP25榴弹发射器。
其次是基于生产成本昂贵以及可靠性问题,原版AK的产量并不多,远远低于其改型AKM及不少AK的仿制品,而且它早已在AKM推出后不久便停产,生产时期只维持了12年,所以绝大部分在市场上找到的都不是苏联原产的AK,常见的AK步枪通常为AKM/AKMS、56式自动步枪、罗马尼亚1963/65型、南斯拉夫扎斯塔瓦M70,以及其他由东德、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前东方集团国家生产的仿制型和改良型。
起初设计师打算安装老式的枪口式榴弹发射器,但由于空包弹力量不够,无法达到军方需要的50~400米距离打击距离,之后决定研制一种下挂式榴弹发射器,这就是后来的OKG-40“Искра”,发射器本身拥有独立的击发结构,弹药有自己的发射药,这种结构在今天被广泛采用,不过在当时是一种创新,而且与当时其他国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集成步枪和榴弹发射器两种火力,保证安装榴弹发射器后全枪重心不过分前移,又要全枪尺寸紧凑适应室内搜索近战环境,中央运动与狩猎武器设计局想出的办法是采用无托结构,无托结构可将全枪重心大大后移,尽可能靠近射手身体,据枪稳定性明显提高,这样即使在枪口下加装榴弹发射器组件重心有前移,也不会前移太多,基本还落在全枪长度的中段,对射手据枪射击妨碍较少。
朝鲜在上世纪50年代引进了苏联AK47第3型,诞生了仿制AK47的58式突击步枪和仿制AKS47的58-1式步枪。由于朝鲜和苏联关系一直相对好,60年代朝鲜又仿制了苏联的AKM突击步枪,并命名为68式步枪。
战争电影的最高追求之一就是真实,如何使战争电影具备真实这一属性并不简单,而为了做到真实早期的战争电影会采用宏大的场面和实物道具来进行渲染,随着当前电脑特效技术的进步,现代战争电影会大量运用特效技术,虽然特效技术呈现给观众的画面感非常强烈,但是其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却有一定的出入,这也是近些年不少战争大片的细微问题之一。
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集成步枪和榴弹发射器两种火力,保证安装榴弹发射器后全枪重心不过分前移,又要全枪尺寸紧凑适应室内搜索近战环境,中央运动与狩猎武器设计局想出的办法是采用无托结构,无托结构可将全枪重心大大后移,尽可能靠近射手身体,据枪稳定性明显提高,这样即使在枪口下加装榴弹发射器组件重心有前移,也不会前移太多,基本还落在全枪长度的中段,对射手据枪射击妨碍较少。
今天查漏补缺,补充盘点下苏俄制造的几款突击步枪,AK-47之前单独开篇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占用篇幅了,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武器:东方枪王~AK-47突击步枪这里阅读并欢迎指教,下面直接开始正文,概括不全,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