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听这位初学者的分享:今天我作为学中医两个月就开始受益的初学者,觉得中医太高深复杂,怕学不会的朋友提供一个思路,就是如果你学中医不是为了考证和从业,咱们不是为了悬壶济世,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考虑,那么你先学好中医的理论基础,可以认识虚实、寒热、阴阳、表里,能够了解我们身体五脏六腑,及其经脉的一些运行和协调的规律,然后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日常的饮食、作息和生活习惯当中,这样至少就能避免我们因为无知而做的伤害身体的事情,这样,从而达到一个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甚至恶化的一个效果,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意义所在。
附《中药之功效区别大全》《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中医的问现在症状(1)问寒热:①寒、热的基本概念。
中医理论来源于人生活在自然中的感悟,是最接地气的、简单的、朴素的、本质的医学,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所食所得其实就是在进行中的中医修炼,只是多数人日用而不知罢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心有悟性不是笨的如同榆木疙瘩,那么中医是最容易上手入门的,几乎零门槛,《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讲的就是平常人都知道的冷了就要加衣服、风大了就要及时躲避这样的常识,其实也是中医的常识,所以《伤寒论》中劝世人学医,目的就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中医的病因谢老师的目光温和而严肃,他又微笑着对小王说:“小王,你来问我问题了,我要考考你,中医的病因有哪些吗?”小王马上表现得很紧张,但是他还是点点头,认真地回答:“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病原,是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欢迎大家来到今日头条《言身中医》的中医入门专栏!如果你希望自学中医,但又缺乏中医的基础知识,我们强烈建议你从中医入门栏目开始阅读。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知识、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的相关基础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自学中医之路有所帮助。
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附《八纲辩证相兼和转化彩表》小王快速翻阅着笔记,文:“谢老师,您能够给我再讲讲八纲辨证吗?我还想请教您"谢老师点了点头,说:"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核心,也是我们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
中医对于不懂中医的人来说是骗子,是糟粕。可对于从其中受益的人来说却视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学习中医,部分学有所成,成为大家。部分学偏成了骗子。也有部分学不懂而质疑、抨击中医。那么作为一个过来人,且对中医有所感悟和成就的你,觉得中医入门的钥匙是什么?应该走什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