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肺癌新发病例中,超过40%是中国患者。2022年中国的肺癌新发病例数达到106.06万,如何让肺癌走向“治愈”和慢病化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7月7日,在“早安,中国”肺癌防治专项行动启动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谈及如何让肺癌走向“治愈”时提出,“早”是关键。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新发的400万癌症患者中,新发肺癌数占比1/5。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理事长,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经过我们医学界20多年的努力和基因测序技术不断进步,精准靶向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患者生存率大大提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少的患者来说已成为一种慢性病,与肿瘤共存不再遥不可及,而最近我更喜欢用‘治愈’这个词来形容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达到的新高度,晚期患者在靶向、免疫治疗的帮助下不断刷新着生存记录,现在一部分基因突变的早期患者在术后也能用上靶向药,一些没有基因驱动的早期肺癌术前后也可使用免疫治疗,我们向治愈肺癌又前进了一大步。
4月11日凌晨,国际医学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因子158.5)在线发表了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团队的研究成果——ALINA研究。这是吴一龙团队的研究成果第五次登上该杂志。
医学新技术、新药物尤其是创新药物的研发,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设计后开展临床试验。这一设计往往对入组患者有较多要求,从而将一部分明明就是这个疾病的患者挡在临床试验的大门之外,让他们不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医学进步带来的成果。
生活中从不吸烟或只轻微吸烟,却年纪轻轻就得了肺癌,这是ALK阳性肺癌患者的典型特征,每年有接近9万新发ALK阳性肺癌患者。ALK阳性肺癌具有较高侵袭性,容易出现淋巴结和脑转移,不少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
北京时间1月15日上午7时许,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牵头设计设计开展的GEMSTONE-301研究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该研究成果称得上是“一锤定音”,证实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后,以PD-L1作为巩固治疗,具有优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昨天,全球首个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更好地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让更多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得以接受创新药物治疗。据悉,洛拉替尼于2022年4月在国内获批,适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NSCLC的治疗。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5月20日,辉瑞“相愈十年,赛领生机”——肺癌精准诊疗十周年全国峰会在广东汕尾举办。与会专家表示,肺癌诊疗不断精准化,肺癌也逐渐步入慢病化管理时代,未来需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肿瘤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均质化。
洛拉替尼最新研究发布:60%ALK阳性晚期肺癌受试者无进展生存期超过五年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预估,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数约106万,而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达74万。
7月7日,“早安,中国”肺癌防治专项行动在广州启动。来自广东清远54岁的英子(化名)在确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IIA期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后,没有进行传统的化疗辅助方案,而是入组ALINA临床研究,接受ALK抑制剂靶向治疗。
“我们的目的就是一句话:让更多早期肺癌得到治愈,让更多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当所带领的团队研究成果第五次登上医学顶刊《新英格兰》,项目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著名肿瘤学家吴一龙教授这样总结。吴一龙教授北京时间4月11日早晨,国际医学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158.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5年)》(以下简称:国家医保目录),安圣莎®(通用名:阿来替尼)ALK阳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此举将惠及更多中国ALK阳性早期肺癌患
近日,全球III期临床试验ALINA研究达到主要终点,DFS(无病生存期)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ALINA 研究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在ALK 阳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显示DFS获益的III期、随机、活性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