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王母娘娘的印象,当然离不开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特别是在大闹天宫故事情节中,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盛会,邀请各路神仙赴宴,可是号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却没有在邀请之列,一时大怒,觉乱蟠桃盛宴,进而大闹天宫,上演了经典传奇。
导语:老话说“七月怕十八”,明日处暑前一天,到底怕啥?处暑作为我国岁时节令的组成部分,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为了顺利度过此日,古人就会有一些讲究与说法,老人说“七月怕十八”,明日处暑前一天,到底怕啥?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王冉冉 济宁报道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公历每年7月6日至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即为小暑。今年7月6日是小暑,此时节,阳光炽烈,草木郁葱,清荷摇曳,瓜果飘香,蝉鸣蛙叫此起彼伏,世间万物的热烈与灿烂,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的时间智慧——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一书作者张勃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解释说,从字面上讲,小暑是热气尚未达到极致的节气,但事实上,小暑和大暑一样,都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因此民间常常“二暑”并重,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处暑时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江苏卫视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邀您共赏四季变换。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2个季节。处暑,意即“出暑”,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气温已是呈下降趋势。
#夏日生活打卡季#8月18日,星期日,农历七月十五,好多人都不以为意,看似普通的休息日,却不知道,这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小的时候,总听大人说马上就是“七月半”了,而且还会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各种有关“七月半的鬼故事”,吓得我至少有一周的时间,天黑之后都不敢一个人出门。
来源:【西夏发布】8月22日(农历甲辰年七月十九日)22时54分,迎节气“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时至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