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东坡谪居时间最久,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也是苏东坡最温暖,最美好的人生回忆。被贬谪黄州的四年里,苏东坡游历山水、感悟人生,躬耕荒野、共乐于民。黄州的经历让他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很多有代表性的,高成就的作品均诞生于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讥斥先朝”罪名被贬至岭南的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后就写下了这首传世诗篇,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你要是以为东坡先生在岭南只是自怨自艾,成日留连风物、吟醉山水间,那就大错特错了,东坡先生其实于岭南的发展大有功焉。
苏轼一生坎坷,仕途波折不断,历经无数的失意与困境,然而正是这些失意的时刻,催生出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篇。这些诗,虽浸透着他人生的苦涩,却拥有着神奇的治愈力量,温暖并鼓舞了世世代代的人。公元 1074 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对新法不满且无力改变,于是自请调任密州。
本文出处:《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作者:[美]艾朗诺,译者:赵惠俊,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年8月虽劳苦却有味将自我聚焦于世间万物永恒不变的变化之上,并且从明月清风之类的寻常事物当中找到自我的满足,是苏轼在《赤壁赋》里提出的消解贬谪苦闷的方式。
导语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是苏洵的长子,有一弟苏辙。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被欧阳修赞誉为“文章必独步天下”。1061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位列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第三等,授大理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