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90年代的战场上,随着战争形态的快速演变和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火力武器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战争的多样化需求。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一种全新的武器悄然诞生,它以其独特的威力和使用方式,彻底改变了单兵作战的面貌。
由于军事工业落后,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中国军人往往只能以生命为代价击毁敌人的装甲车辆,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中国工业基础的逐步完备,中国军人也逐渐摆脱了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的窘境,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自行研制的反坦克火箭筒,看一看中国军队洞穿钢铁的利刃。
但是由于70年代后期的坦克装甲防护性能大大提升,苏联T72、美M1、西德豹2均采用了具有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其正面装甲厚度均超过180mm/65度,70式100mm/65度的破甲弹很难对其正面实施有效攻击,另外当时我国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以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投入大批量生产,由于无法达到反坦克的目的,单纯反步兵打工事来讲也跟其他装备定位重叠,没有取代69-1式成为主力装备。
69式40mm火箭筒1970年定型,被称为“新40”,它的射程是56式40毫米火箭筒的3倍,69式40mm火箭筒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直射距离300m,最大速度300米/秒,破甲威力 垂直破甲380mm ,100mm/65°。
解放军反坦克武器98式120火箭筒。98式120火箭筒的特点1999年正式装备部队的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系统是一种步兵分队的大威力火箭筒。它口径120mm,最大单件重(发射筒)不大于10千克。有连、营两种型号。
刊于9月9日《中国青年报》08版。8月底,空降兵某旅官兵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千里机动至东北某地,展开跨区域作战演练,趴在一处凹地里的二营机炮连列兵王水,听着单兵接收机中传来的各类“敌”情通报,望着“危机四伏”的大草原,内心既紧张又兴奋:“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实战’,一定不能‘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