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愿意特别强调一下,一季度的数据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虽然评价上还是有一些差异,我个人认为在主要指标公布出来以后,应该总体来说使我们知道,综合判断是上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向好有一定劲道,即它表现出来的力度,是前面承接了去年9月宏观主要指标已经有所向好以后的基本趋势,复加上宏观政策在去年第四季度非同寻常地有了预算调整方案,给扩大内需加码,一万亿特别国债再配上组合拳式的其他措施,合乎逻辑的是,这种助力效应在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已经有市场热度上升的直观表现——没有统计局关于一季度数据公布之前,我在一些场合就已经说到这个观察印象。
文/刘亮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近日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并就其新著《信心与动能: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改革前瞻》中关于中国经济成长前景相关内容,进行解答。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导、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北京两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闽、皖、甘等多省人民政府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康教授从历史、现在、未来我国经济方位、变化,矛盾、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业企业需要具备新特征新要求,全新视角出发,多个维度主旨分享。国家发改委 PPP 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頔 北京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该如何看待“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财政要在扩大投资与支持消费之间做怎样的平衡?政府投资又要如何优化投向和结构以实现效益的提高?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