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脑机海河实验室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联合,开发出国际首个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双环路”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同时,团队还首次揭示了大脑电信号与解码器在交互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协同增强的奥秘,并成功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在今天举办的中关村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神经系统疾病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实施与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一项新型交叉技术,是国际上竞相发展的科技前沿技术。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人脑与机器大脑进行“感应对话”的想象正照进现实。最近,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宣布完成首例人类大脑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手术。那么,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被写入“未来产业”的脑机接口潜力几何?距离“意念控制”还有多远?
这些年来,脑机接口备受大家关注。本期《新闻1+1》我们来关注:脑机接口现在的进展已经到什么地步了?什么人会因为它而受益?另外,脑机接口将有可能把人类引向何方?上个月底,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一位43岁的语言区占位肿瘤女患者接受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大家还记得电影《阿凡达》么?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化身“阿凡达”,在美丽的潘多拉星球活动,用的就是脑机接口技术。回归现实,脑机接口技术有了新突破。近日,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北脑二号” 在2024中关村论坛上正式亮相,填补了国内高性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脑机接口技术又“进化”了。近日,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等团队,协同开发了全球首个可开源的“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MetaBOC,实现了培养“大脑”对机器人避障、跟踪、抓握等任务的无人控制,完成了多种类脑计算的启发工作。
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一些以往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近日,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公布了两个案例,两位高位截瘫患者分别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实现了意念控制光标移动、意念控制手套外骨骼持握,其中一名患者四肢瘫痪14年来,第一次实现了“用手喝水”。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图片来源:摄图网)(记者 陈锦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已经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逐步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近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团队联合完成的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更是将这一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神工-神行系统。天津大学供图北脑二号。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供图当人工智能还在不断挑战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力,当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热、引领科技新潮时,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有望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关键桥梁。
inkNeural的最新进展:Neuralink的第二位患者试验亚历克斯已经接受了植入物手术,尽管在手术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但该公司表示线束已经稳定,并采取了减少大脑运动和缩小植入物与大脑表面之间间隙的措施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