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刚驶过今晚路过的第 59 辆汽车,我就这样静静地听,默默地数。神经紧张地望着天花板,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静,又这么躁。尝试着闭上眼睛睡觉,可这只是一个多月以来的又一次失眠而已。该死,居然还听得见空气流动的声音。叮咚叮咚,房东跑了过来,催我签下了续租的合约。
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且复杂,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像不开心这件事,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许一件小事没做好,引起了不开心,亦或是别人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有了不适感,再或是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困难,也让自己不满意,总之,不愉快的体验似乎成为了“正常”。
当你走投无路,鲜有人会安慰你,更多的人听说了你最近过得不好,他反而会到你家门口笑一宿。更有甚者,希望你过得没他好,死的比他早,吃不好也睡不好还特别得显老——这便是世道与人道。某日某人,心情略差,便在微信发了几条消沉的言论。
如果开心就笑一笑,如果疲倦就歇一歇,世间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人活着要的就是一份洒脱和自在,走的太多脚会累,想的太多心更累,追求太多难免不知所措,留不住的随缘随喜,斗不过的就勇往直前,坎坷人生路,坦然随行,坚强一些,勇敢一些,生命之花才会更加美丽。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言:“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他的这种思想不仅在以“奉献”为主流的儒家文化潮流中显得格格不入,就是放到现在也是一个异类,在人们惯常的教育中是不能自私的,否则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罔论获得事业的高成就。而实际上我们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是往往感受不到情感上的愉悦,更多的是被动的压抑和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自身的真实的需求,违背了本性。